第04版:两会特刊·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福建篇章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为建设清新福建提供科技支撑

本报记者 陈旻

春暖花开,莺飞草长。九龙江畔,漳州市高新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工地正热火朝天,污水管道、污水处理设施等建设系统推进。

九龙江,福建第二大河,漳州的“母亲河”。高新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通过对区域内河流“把脉”,溯清入河污染源,因地制宜对源头污染进行截污处置、清理陈年淤泥、削减内源污染物,通过水质提升技术强化水体水质……完成后,九龙江流域的生态系统功能,乃至闽西、闽南金三角和台湾海峡的水生态安全,都将得到大大提升。

该项目的关键技术,来自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城市环境所”)的环境系统治理技术研究中心。“我们所多个研究团队深耕‘典型流域与村镇生态环境一体化治理关键技术’,支撑了九龙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实施。”城市环境所科学技术处处长卢新介绍说,不仅为创新探索生态保护修复体制机制、形成“福建经验”提供了重要样板,相关技术还在广东惠州、江西桃江、浙江丽水南明湖等开展示范工程,助力提升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筑牢东南沿海生态安全屏障。

为更好地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重大需求,近年来,城市环境所聚焦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开展大量科研工作,有力支撑福建生态省战略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不久前,2022年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出炉,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福州市空气质量排名第五,在省会城市排名第三;厦门市全国排名第九。其中,城市环境所的陈进生研究团队功不可没。经过十余年对福建省大气环境长期的观测,陈进生团队为我省以及周边多座城市提供了“一市一策”的空气质量改善技术服务,针对性地提出大气污染调控策略与方案,为“清新福建”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河北、河南、安徽等地,城市环境所的贺泓院士研究团队与企业合作,完成对柴油车排放升级改造4700余辆,PM、NOx净化效率分别高于80%、70%,为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出贡献;

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级海心沙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城市环境所的蔡超与陈伟强研究团队,研发的工业退役场地修复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平台、城市固体废物产排规律与资源化技术、典型城市产业绿色发展规划与环境管控技术等一系列科研成果,开展了“六大技术和三大工程”示范,为粤港澳大湾区“无废城市”等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2022年底,由城市环境所牵头编制的《中国东部超大城市群生态环境研究报告》发布,成为中科院资源环境领域的重要科技创新成果、服务新时期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科技创新成果,为我国其他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聚焦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城市环境所党委书记陈少华表示,下一步,城市环境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秉持生态环境科学系统治理的先进理念,助力环境治理提质增效,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