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回望

陈家恬

粗略估算,对于红菇的好奇已有15年了。

早在2016年6月24日的日记《欣喜》中,我写道:“……就像红菇,总是出在槠栲类阔叶林里。有了这种树林,假如没有好的土地,没有红菇菌丝,没有响雷,不是热天,也不会出红菇。但有一点很奇怪,在同一片山场上、同一种树林里,有的只隔一条小沟,一边出,一边不出……菌丝是有限的,菌脉是专一的,可能存在某种神秘的力量。不过,无论怎样,菌脉都是最重要的,它是一年年传下来的,又一代代传下去,好比遗传基因。家风也是,只有好的家风,才会出好的人才。”

奇怪的是,过了这么多年,这一好奇非但没有消解,反而愈发浓烈,甚或凝固为一种情结。然而,迟迟找不到菇位——出红菇的山场。此前,固然有熟人多年且多次试图成全,终究未遂,要么因为腾不出时间,错过菇期,一误再误;要么因为出菇位“常在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下午临时起意,前往阔濑自然村,寻找农民刘忠建。踏上木梯,来到二层屋顶,这里有他今晨的最新收获:三簸箕红菇,挨挨挤挤,仿佛明明灭灭的炭火。

红菇一年只出两季,头季在立夏后,二季在立秋后,一茬菇期约8天。不过有个例外,如果是立秋初出菇,菇期则有20天左右。本茬不是立秋初出的,菇期已过3天,眼下正值高峰。如果错过,就要等明年。

忠建带路,穿过田垄,沿陡坡上去,才走几步,他就用竹棍指着树头说道:那里有一小朵红菇,刚露头的。我扑上去,拨开枯枝与落叶,终于看到——心想他的眼睛简直是雷达探测器!

继续往前,每走几步,大家都会有所发现,无论大的还是小的,无论是单一的还是伴生的,无论是露头的还是潜伏的,那些殷红的、娇羞的、盖头似的菇盖,都会叫人惊诧、惊喜、惊呼。

回到停车的地方,瞥见墙根一群横七竖八的背篓,像茶篓,又不大像,原来是上山拾麻丝菇用的。

每到出菇时节,采菇人就会争先恐后上山。为了避开众人,忠建常常像老矿工一样戴着矿灯,独自赶赴外乡或邻县,钻进矿井似的松树林,拾麻丝菇。但他也担忧好景不长,因为松材线虫侵害越来越严重,成片马尾松越来越少,菇位也越来越小。

永泰红菇主要有两种:正红和小红。正红干菇,菇伞表面红色、有纹理,底下蓝色;菇脚红色、实心。正红只生长于原有正红菌子的地方。不少专家尝试人工培植,至今仍未成功。小红则个头较小,菇脚空心,常见于阔叶树底下。正红煮熟,清香,清甜,所以价格比小红贵十倍以上。这片红菇林是他们祖传的,好几百年了。因为稀罕,更因为昂贵,族人捡拾无序,造成资源破坏。我希望他们联合起来,上承遗产,下传珍宝,坚决制止一切可能破坏红菇生态的行为。

祖先留胜迹,后代须珍惜。上车后,我频频回望莽莽苍苍的红菇林,满怀对这一“菌子坛”的敬畏之情。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