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漳州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龙海:浇灌科技之花 结出产业之果

□本报通讯员 李诗涵 林智群 记者 杜正蓝 文/图

毅宏游艇生产车间内的游艇成品

海山重工技术人员在车间测试数据。

日前,龙海区首期企业家创新班开班。龙海本地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各细分领域的创新创业人才作为学员参加培训。同时,龙海区还选派涉企涉才的机关干部同步跟进培训。

人才培养是推动科技创新、实现自立自强的必经之路。在龙海区委区政府努力下,政企双方互动不断增强,创新创业的生力军也在这种引才聚才的氛围里变得更加壮大。龙海区以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不断推进人才培养计划,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作为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大力支持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持续壮大科技型企业群体规模,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推动龙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迈向精品制造

近日,在福建毅宏游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各司其职,有的用胶体和树脂手工叠层加厚船体部件,有的在对已经成型的船艇进行内部组装加工,有的忙着对即将交付的船艇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现场一派忙碌景象。

毅宏游艇公司位于龙海区隆教乡,是一家集高端装备产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运营、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装备制造商,主要生产中小型游艇、豪华游艇、商务艇、游船等。公司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海洋产业龙头企业、福建省创新型企业、福建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并通过中国船级社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拥有发明和外观等专利100余项。

“作为游艇行业领先的制造企业,现已执行ERP系统升级和MES生产管理系统的升级开发,陆续引进与游艇生产相关的自动化生产检测设备,通过新工艺、新工序、先进制造解决方案,实现游艇精品制造战略。”公司副总经理潘芳明介绍,所谓“精品制造战略”,即应用先进的游艇精益生产管理方法论,上线游艇生产自动化装备,并整合国内领先的研发生产全周期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产品研发阶段全过程数字化管理、生产制程和质量管控全周期数字化管理、销售和售后服务全过程数字化管理。

今年来,毅宏游艇成功开拓德国、西班牙等国外客户,上半年已出口游艇3艘,实现外汇创收427.2万美元。同时,新研发的78尺游艇,截至目前已在国内销售5艘,产值达6500多万元。在中国海峡第五届“龙江杯”工业设计创新大赛中,该公司的68尺纯电动环保型游艇荣获铜奖。

潘芳明表示,随着新能源游艇市场前景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公司紧跟时代步伐,聚焦新能源发展方向,持续加大对新能源产品的研发力度。目前,该公司与宁德时代合作,已成功开发出福建省第一艘纯电动豪华游艇并交付使用。同时,参与设计建造的纯电动游船也已交付使用,成为上海黄浦江第一艘纯电能、零排放、低噪声、无污染的新能源高端水上观光游览船。

加大科研投入

同样走在龙海区科技创新前列的企业还有福建海山重工有限公司。在该企业机械设备展览区,工作人员操作着企业独立研发的集装箱正面吊,向记者模拟展示该设备在港口搬运集装箱的画面。只见机械长臂如长剑出鞘,不到1分钟就轻松将集装箱放到指定位置。据介绍,海山重工近几年来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激发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根据市场发展趋势,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每年都在600万元以上。大力度的研发投入,企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海山重工总经理蔡伟钦介绍,目前公司拥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68项。

海山重工是一家致力于大型钢结构设计、制造与配套的科技型企业,年产值近2亿元。公司成立三十几年来,不仅与林德叉车、豪氏威马等多家国际知名品牌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还不断提高自身科技创新研发能力,独立开发出集装箱正面吊和堆高机,既打破了欧美技术垄断,又填补了福建省集装箱移动运输设备制造领域的空白。2022年,海山重工叉车零部件产量为250.8万件,整机销售量达10多台套。

“大力度的研发投入,成效还体现在产品迭代上面,公司2022年与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进行深度合作,联合研制具有高效能量回收的新能源堆高机,实现低噪零排放。同时,公司从2022年开始先后导入智能制造与数字化协同平台,初步实现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谈及企业研发创新成效,蔡伟钦脸上满是自豪,“目前,企业已先后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型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未来,企业将依托产业发展优势,继续把产品做优、技术做精。”

优化创新生态

“为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在各级政府的搭桥牵线下,我们分别与交通运输部水科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建立产学研共建合作。一方面外部不断引进优秀科技人才;另一方面内部以科技创新项目研发为导向,建立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培养机制。”蔡伟钦说,得益于此,海山重工研发总监张阳城被评为2021年度漳州市首席科技官。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近年来,龙海区围绕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需求积极培育建设各类科研创新平台和优秀创新人才,截至目前共获评市级双创之星和首席科技官4名;同时,龙海区委、区政府积极牵线搭桥毅宏游艇、海山重工、禹澄建设、绿新食品等重点企业与来自闽南师范大学、集美大学、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等高校的18位省级科技特派员开展产学研共建合作,通过不断引进优秀科技人才,助力企业以科技赋能、创新固本。

其中,毅宏游艇与集美大学航海学院合作的《智能船舶关键技术试验与检测公共平台》项目获得省科技厅协同创新平台项目立项支持;海山重工分别与交通运输部水科院、嘉庚学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合作,建立企业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培养机制。

企业科研硕果累累,既是因为自身苦练内功,也得益于政策和服务的助推。据了解,龙海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文件,助推企业创新升级,不断优化企业创新环境。近三年来,全区近百家企业享受科技惠企政策,奖补资金超4000万元。

“通过强化科技惠企政策宣传,支持企业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研发经费投入分段补助、科技创新券补助等科技惠企政策,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催化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内生创新能力。”龙海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林春燕介绍,目前龙海区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创新能力稳步提高,科技创新正逐渐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截至目前,龙海区现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8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9家,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23家。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