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
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第二届考亭论坛上,我省推进朱子文化融通发展的成效获得更多关注

守正创新,激活朱子文化生命力

□本报记者 吴旭涛 姚雨欣 蒋丰蔓

“宋韵流芳 非遗雅集”——朱子文化非遗集市上,游客在体验省级非遗项目建阳建本雕版印刷。本报记者 游庆辉 见习记者 许可欣 摄

13日,第二届考亭论坛在南平开幕,来自全国各地近50名专家学者共聚“闽邦邹鲁”,共赴朱子文脉传承之约,共探朱子文化融通发展。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走进朱熹园,详细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等情况。他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近年来,福建省、南平市牢记嘱托,结合打造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双创”示范园和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要求,深入挖掘和阐释文化遗产的思想精髓和时代价值,推动研究、保护、教化、交流、传播五个方面工作落实,全面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标杆”。

本届论坛,我省深耕文化沃土、推进朱子文化融通发展的新成效获得更多人的关注。

紧扣时代兴文化

立冬刚过,闽北寒意渐浓。武夷山隐屏峰下,古朴典雅的朱熹园翠竹依旧,人来人往。据初步统计,今年以来,有近45万人次参观朱熹园。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800多年来,以考亭学派著称于世的朱子学,从闽北传遍四方、弘扬光大。

“‘第二个结合’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首创性贡献,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华5000年文明道路一气贯通,打开了中华文化的宝库。在全国深入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当下,福建召开第二届考亭论坛,紧扣时代主题,意义十分重大。”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志强表示。

论坛现场,各位专家学者贯通古今,交流朱子学研究最新成果,为促进朱子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用起来、新起来、活起来”汇智聚力。

本届论坛以“融通朱子文化,夯实文明根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主题,共设有1个主论坛和3个平行分论坛。

开幕式上,国际儒学联合会授牌建阳考亭书院设立朱子研修基地,成为全国第四个国际性儒学研修基地,为朱子文化活源毓秀再添活力,也为朱子学融通四海拓宽渠道。

现场,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与南平市签订“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在更高站位、更高层次、更高品位上推进朱子文化传承发展。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陈来表示,考亭论坛作为朱子文化的高峰论坛,将以朱子文化为着手途径,深入研究“两个结合”重要论述的意义,激活朱子文化的时代价值。

弦歌不辍促传承

南平市建阳区麻阳溪畔,考亭书院古韵悠悠、翰墨飘香,朱子文化气息浓厚。在院内的国学主题公益书吧里,来自附近考亭小学的六年级学生三两结伴,落座窗边温书阅读。

活动期间,与会专家学者走进考亭书院实地考察,并召开福建省朱子学术方法与闽派社会科学构建专家座谈会。

感慨于一路见闻,厦门大学原校长、朱子学会会长朱崇实表示,考亭书院是朱子讲学终老之地,朱子在此完成了理学思想的最终体系,其儒学之大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之一,并对促进海峡两岸和平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紧贴时代发展做好传承、保护、利用。

南平是朱子理学萌芽、发展、集大成的文化圣地,也是福建省朱子文物遗存最集中的区域,可谓“县县有朱子、处处有遗存”。南平持续健全保护体系,推进资源整合,通过搭建南平市非遗数字平台,梳理汇总全市103项朱子文化相关非遗项目,武夷精舍遗址(朱熹园)被增补为第十批省级文保单位,夯实朱子文化保护基础。

论坛上,如何让朱子文化在新时代重焕光彩,是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

“今天的中国正经历着文化主体意识的重建和新文化新文明形态再造的伟大历史进程,要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获得新的生命,从而保持住民族的灵魂与根脉,因而对朱子著述进行整理再整理以实现新时代的转化十分必要。”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杰人说。

近年来,围绕朱子文化基因解码的学术工作不断推进,目前已完成《朱子学派礼图思想在东南亚的传播与影响》《共同体哲学范式下朱子学当代价值研究》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社科研究课题,完成学术专著《朱子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并交付出版。

与此同时,南平融合多样元素讲好优秀传统文化故事,让朱子文化“可感”。先后制作推出11期“朱子文化空中课堂”广播文艺节目,入选国家广电总局第二季度推优名单;在南平大剧院、福州三坊七巷举办朱子文化传承发展主题展,近6万人次观展;举办“千年文脉·活源毓秀”朱子文化演讲诵读比赛,活动持续两个多月,近万人参与,掀起了人人懂朱子、讲朱子的热潮。

创新转化谱新篇

13日晚,文化精品剧目《大儒朱熹》咏诵剧在南平大剧院上演,让与会嘉宾耳目一新。

另一头,“宋韵流芳 非遗雅集”——朱子文化非遗集市活动热气升腾,将朱子文化、非遗项目融入考亭古街原有业态,吸引大批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福建师范大学教授郑传芳表示,希望以朱子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在保护中传承、在挖掘中拓展、在传播中创新、在融合中发展,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为促进文旅融合活化利用,南平立足环带建设,做好沿线历史遗存保护和标识体系及“朱子之路”精品文旅线路规划,整体推进省级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2020年至今,累计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6.2亿元支持朱子文化建设相关项目。

“我们在实地考察中体验建本拓印朱子家训,看到了生动形象的‘大话熹游’朱子IP表情包,武夷山文化研学精品路线也很有代表性,让人印象深刻。”清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赵金刚表示,朱子文化源远流长,如何在今天把其讲深讲好,讲得可敬可爱又吸引人,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是关键。

源头既清,波澜自阔。今年暑期,南平开展朱子研学相关活动26场,累计接待海内外专家学者、青少年学生近2000人。建阳考亭打造卡通朱子“福”文化数字IP馆、武夷山市五夫镇打造朱子文创转化的乡村振兴馆、政和云根书院朱子阁打造“茶竹空间”……朱子文化正在用起来、新起来、活起来中融通发展,谱写新篇。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