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双向交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重大的时代之问需要党的文化创新理论进行思想启发和行动引领。
习近平文化思想主题鲜明、体用贯通,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其生成脉络,是自新时代以来,在文化建设中逐步展开、渐次升华;其理论高度,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鲜明品格和辩证思维的深邃方法;其实践路径,是以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使命,以“两个结合”为路径,以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关键任务,对内坚定文化自信、凝聚社会共识,对外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从此出发,我们应在全面学习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础上,立足地域特色,推动具有福建特色的中华文明创新传播。
文化润泽万物,也包容万物。从最简洁的内涵—外延二分法出发,应该在文化的内涵层次上,回应文化的时代之问——即面向现代化进程的全面纵深推进,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如何赓续中华文脉,同时又能应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锋?对此,恰恰应辨析传统文化精粹,接续现代文化华章。回溯历史时空,在中华文明的“满天星斗”中,福建环山沃野、派江吻海,文化类型之多元中外鲜见。在历史向度上,昙石山遗址位于古老的闽江与大海的交汇之地,先民逐水而居,奠定了福建蔚蓝色的海洋文化特性。而后千年之间北方汉人三次大批南渡入闽,中原文化主流传统于此绵延。自唐以来,八闽之地比屋为儒,科举破第,闽学独成一派;在空间向度上,虽位置非东非南,地形有起有伏,但三千多公里的海岸线耕育出侯官文化、闽南文化、妈祖文化,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雄风,八闽先民梯航万国、鹏程十洲,瓷、丝、茶闻名遐迩;武夷山戴云山在八闽大地的翠绿丛中巍巍伫立,客家文化、闽北文化环抱其中,各类传统技艺琳琅满目。既呈现出与中原主流文化的共性,又彰显出反哺中原文化的闽越特色和海洋特色,可谓是中华文明“满天星斗”中的“蓝色星辰”。
从文化的外延出发,第三、四次科技革命带来底层结构变迁,数字时代新的传播原则正在崛起,我们必须立足当下,重新审视结合福建特色推动中华文明创新传播中的媒介力量与方法,以人、物、艺为媒介,解道文明,开启福建讲好中国故事的新篇章。
首先,以人为媒,让个体成为创新传播的重要节点,借助典型的“人格化传播”模式,让八闽人物的学缘和血缘焕发最生动的传承力量。从学缘群体看,宋代以来闽中理学以晦庵为首,自成一脉,其后拥趸而成学者,不知凡几;船政学堂走出近代教育、科技、军事、翻译等先进人物至今振聋发聩,船政学子严复、魏瀚、萨镇冰、陈季同等人彼时虽居东南一隅,却如同璀璨的群星,照亮近代中国晦暗的天空。另一方面,从血缘群体看,爱拼敢赢的福建人,“过黑水沟”远涉重洋,在世界各地繁衍生息,旅居在外的闽籍华人华侨有1580万人,实在是“有海水的地方就有福建人”。如今,他们依然站在历史的折页之中,等待着我们更好地挖掘,主动承接先贤赋予的文脉底气,面向国际传播的愿景,利用好华人华侨资源,阐述好福建视角的中国故事。
其次,以物为媒,让建筑、器物等成为创新传播的载体、空间和情境,借助建筑、器物的“跨时间性”,让其自身言说八闽文化的故事,让前来者体验时间的沉淀、跨越历史的连接。如历经百年的鼓岭故事,如今借万国公益社、柯达照相馆、加德纳展示馆、鼓岭邮局、宜夏别墅等一座座老建筑重焕光彩。三坊七巷、泉州西街、厦门中山路……诸如此类古朴的福建物质文化载体,今日的烟火仍旧鼎盛,正一并等待我们去梳理、挖掘和阐释。
再次,以艺为媒,让文字、声音、影像和身体的艺术表达成为“闽派”文艺的特色载体,在高度理性化的政治、经济交流之外,以美的表达突破文化差异,以情的传递直击公众心灵,以“文化+艺术+技术”的创新融合方式,用好AR、VR、动漫等技术形式和音乐、舞蹈、影视、电子游戏等内容载体,将福建地域文化数字化,让优秀地域文化借由现代化技术的丰盈传播形态,让多彩的文艺精品成为“福”文化海外传播计划、世界妈祖文化论坛、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等国际传播品牌的传播利器。
最后,结合瓷、丝、茶等具有福建特色的专门领域,以体系化的方式,道器相融、由器入道,分层次、成系统地呈现中华文化的创新传播。如以福建茶的短视频国际传播为例,在最外层的自然层面,主要展示茶山、茶树和茶叶等自然物,强化视听手段,致力联结效果;在次外层的人与自然层面,主要展示茶的种植、采摘、制作过程,以人为中介,展示大美福建的自然景色,传递实践层面中华文化的辛勤劳作、求真务实;在次内层的人与人层面,主要展示茶文化中人与人的相连,通过独具特点的泡茶、饮茶场景,传递关系层面中华文化的热情好客、有情有义;在最内层的内心价值层面,则应借助地域茶、时令茶等茶文化的物质外壳,呈现中华文化顺天应物、追求和谐的文化精髓。最终在国际传播语境中实现受众可接受的、由器见道、道器相融的中华文明创新传播。
(作者为福建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