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理论周刊·文史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福州科举家族通贤龚氏

□孙清玲 孙玉凤

通贤龚氏是明清福州的名门望族,主要以科举、循吏、著述和藏书而闻名。明代状元祭酒龚用卿、清代两淮盐运使龚其裕、署理按察使龚嵘、知州龚一发、知府龚景瀚及藏书家龚易图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人物。

清光绪九年(1883年)龚葆琛所修的《福州通贤龚氏支谱》是我们了解这个家族的重要资料。通贤龚氏来自莆田,相传其始祖为南宋龚茂良,但后人发现与历史上的龚茂良字号不符,即以有谱可考的处士龚修(字孟质)为第一世祖。龚修于元末自莆田迁福州,居南街通贤境里社(今八一七路东边的巷子即以通贤境得名,称“境巷”,雅化为“锦巷”),世人称之为“通贤龚氏”。

明清两代共繁衍二十代。在科举方面,从第四世开始发力,“其间以孝友忠厚相传,科第簪缨蝉联不断”。清初是该家族的重要转折点,十二世龚其裕是标志性人物。截至清光绪九年(1883年)龚葆琛修谱时,有科举功名者多达91人,共有进士6人、举人8人、监生61人、贡生5人、地方生员11人。与福州其他科举家族相比,其特点是科举中上层(包括举人、进士)不多,仅占15%,但科举底层的基数非常大,占85%。

通贤龚氏的政治业绩主要体现在清朝前期,以龚其裕为代表的祖孙四代主政地方、造福百姓,入祀当地名宦祠并写入清史循良传。龚其裕原为闽县附生,后投资江西军营,清康熙六年(1667年)被任命为瑞州府通判。因在平叛耿精忠军队过程中,龚其裕父子积极练勇、及时供饷,以配合清军收复上高、新昌等城而逐渐受到提拔重用,历任河南怀庆府知府等职。在河南,其裕革除弊政,兴修水利,排队军营干扰,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升两淮盐运使。因在江西任职期间,想方设法回赎被叛军俘获的百姓和士兵,以及捐资安葬战场遗骨等,而入祀江西瑞州吉安各府名宦祠。

其长子龚嵘,监生,在父亲任上随军报效而报捐知县。龚嵘也是一个非常能干的地方长官。在浙江余杭知县任上,“力除宿弊,葺城垣,修文庙”,因断案得体“由是政称最举卓异”,后历任直隶赵州知州、江南松州府知府、署江苏粮储道、直隶保定府知府、陕西甘山道等,终于江西饶九南道,后入祀陕西甘州、江西饶州名宦祠。

龚一发系龚嵘之侄、龚岏之子,父亲早逝,由母亲将他和弟弟一登抚养成人,历任河南、河北等地知县,官至云南镇南州知州。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河南归德大水,商虞、永夏大饥,他被临时调往虞城善后,“核户口,清囚系,去奸蠧,禁盗贼”,并实行以工代赈,亲自带领百姓日夜奔走,兴修河堤,又捐资修县城、葺桥梁,且当时江南、山东爆发蝗灾,“虞介其中,独不入境”。卸任之后,贫不能行,而邑人投送薪米瓜果,空城相送。死后入祀河南虞城名宦祠。

龚景瀚系龚一发次子,中进士后历任甘肃靖远、平凉知县等职,后升为陕西邠州知州,未赴,遇到“川楚教匪”(指白莲教)肆扰,随营调用,屡立战功,而升为甘肃庆阳府、兰州府知府。由于长期在西北任职,对陕甘的情况非常熟悉,是时又遇到“流贼”蜂起,他仍随军筹划,作出坚壁清野之议,提出建堡寨步步为营之策,得到朝廷的认可,并取得真实成效。因此,死后入祀甘肃兰州府名宦祠和福建省乡贤祠。时人对他的才干、学识评价甚高,如陈寿祺认为“龚海峰之才干器重则诚足为世用”;林昌彝称“闽县龚海峰太守景瀚留心政治,具经世之才,凡古今因革损益,无不穷源竟委”。

龚景瀚的玄孙龚易图进士及第后,由翰林庶吉士改云南知县,赴任途中经郑州时,遇北方“捻匪充斥”,为督师毛昶熙所器重而截留差遣,此后配合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对付捻军和太平天国起义军,扼守运河,屡屡立功,官至湖南布政使,但因广东任内之事被议落职,时51岁。此后回到福州,开启了安适的晚年生活,“日邀知好,以诗酒相娱乐”,光绪十九年(1893年)病逝于福州,年仅59岁。总的来看,龚易图兼具文韬武略之才。

通贤龚氏有读书、爱书、藏书的传统,而十九世龚易图将龚氏藏书的传统发挥得淋漓尽致。龚易图自幼好书,但为时家道中落,藏书不多,几乎借遍闽中陈家(寿祺)、冯家(缙)、刘家(家镇)的藏书。出山为官、经济好转之后,开始买书、藏书。先是清同治二年(1853年),他开始置书,但因事务缠身,“壮年奔走,知读书之乐,而无读书之功”。同治十二年(1863年),他在烟台担任兵备道兼海关监督时,又购进海宁陈氏遗书3000余种,“复益以历年所积,共计五万卷有奇”,由海道运抵福州。

清光绪三年(1877年),龚易图在职期间告假回闽,在乌石山西麓购建乌石山房,并在边上另筑双骖园,用以收藏五万卷图书,随后还对藏书进行校抄,于光绪六年(1880年)与江西杨希闵合撰《乌石山房藏书目录》。

除乌石山房之外,龚易图另有别墅5处:南庄为朱紫坊的武陵别墅、东庄为城内花园弄的芙蓉别岛、今光禄坊的陶舫、近水泊船处的泊台、北庄的三山旧馆,且以三山旧馆最为著名,该园墅位于福州旧城北门的西湖边上,又称“武夷北墅”,大通楼是该园墅的中心建筑。

光绪十八年(1892年),他又得到闽县刘家“翍均居”藏书二万余卷,于是将这些图书与乌石山房、双骖园及检石芝山房的藏书相继转移到大通楼,使大通楼成为福建藏书量最大的藏书楼之一。

民国十四年(1925年),其孙龚纶重新校抄《乌石山房藏书目录》时,称大通楼的藏书已达十万余卷。但随后由于龚氏家道中落,疏于管理,造成藏书大量外流,其中有一部分为今天的福建省图书馆所收购。新中国成立后,大通楼归公,剩余的部分藏书也为省图接管,大通楼藏书成为省图善本库古籍的主要来源。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