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第08版:深读 上一版   
下一篇

杠杆撬动引金融活水为小微企业“解渴”

□本报记者 王永珍

日前,清流县正源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获得“工银闽担贷”35万元。图为6日,公司负责人李淑丽和工人们在大棚里采摘鲜切花。 (受访者供图)

核心提示

长期以来,许多民营中小企业虽然有订单、有市场,但由于“缺信用”“缺抵押”,难以通过市场途径获得融资或者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才能获得融资。近年来,我省积极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和再担保的作用,建立风险补偿共担机制,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融资增信能力。

2019年以来,省级财政累计投入超10.3亿元用于我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业务奖补、保费补贴、代偿补偿,促进我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和业务发展。来自省金融监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末,全省纳入名单制管理的95家市县(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累计实现融资担保总额1114.25亿元、同比增长32.40%,融资在保余额718.68亿元、同比增长28.39%,融资担保放大倍数4.71倍、同比提高0.82倍,平均融资担保费率低于1%。2023年1—11月共为19.48万户(次)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提供了融资担保服务。

去年10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持续提升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可得性。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省有关部门正发力创新,从根本上发挥融资担保体系增信、分险、降费作用,撬动更多金融活水流向中小微企业。


产品创新,“首贷”轻松获

“金骏眉+小种走一车,谢谢老板!”上月29日,寿宁县南阳镇工业园区的茶厂老板张廷彬发完一车山东客户订货后,高兴地发了一条朋友圈。

让张廷彬更高兴的是,随着新建厂房的投产,去年茶叶产量增加一倍,销售额增加近1000万元。

规模扩大,资金是关键。首次获得的200万元银行贷款,解了张廷彬燃眉之急。

寿宁是全国重点产茶县,品质优良的高山茶颇受市场青睐。张廷彬所经营的寿宁县圣恩茶业有限公司,拥有茶叶种植基地200多亩。

“我们的产品主要供应茶叶店、奶茶店和电商,中低端大众茶叶市场价格透明,利润低,只有上规模才有赚头。去年初,抓住外地收购商数量增加、订单增多的机遇,公司厂房扩建2000平方米,加上收购茶青增加、人手增多,需要的流动资金大增。”张廷彬说。

小微企业贷款难。面对缺乏传统抵质押物、在央行征信中心没有贷款记录的“零信贷”企业,银行为何敢贷?

支持圣恩茶业轻松获得企业成立5年多来首笔贷款的,是省再担保公司与省工行创新推出的银担批量担保新产品。

发展政府性融资担保,帮助无法提供有效抵押物而又缺信息、缺信用的小微企业、“三农”主体提供担保增信,是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

2019年以来,我省抓住财政部联合有关金融机构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的机遇,建立健全我省政府性融资担保和再担保体系,通过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福建再担保、银行金融机构、融资担保机构共同参与的风险分担机制,为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提供增信和贷款。

“以上四方通过三级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与银担分险最终实现2∶2∶2∶4的比例共担风险,分散了原来由单一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有效提升了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的积极性。”福建投资集团权属企业省再担保公司副总经理王杰说。

我省还大力推广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总对总”批量担保模式,由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牵头各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与银行总行、省分行签约,依托银行对项目进行尽调、审核,担保机构“见贷即担”,以“风险分担”的方式将担保业务由“零售”变“批发”。

在该模式下,银行凭借自身的服务网络、风险防控要求和技术能力,按规定的业务条件,对项目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和审批;担保机构对银行审批后的小微企业、“三农”等普惠融资项目,只开展合规性审核,不再进行重复性尽职调查和保后管理,基本做到“见贷即保”。

但是,国家级“总对总”模式,存在地方特色不足问题,导致全国性银行各省分支机构在产品创新以及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合作等方面的主动性和决策权较弱,全国性银行的银担分险业务规模总量、占比明显不足。

去年10月,省再担保公司与省工行联合推出我省银担合作首款省级“总对总”产品——“工银闽担贷”,共同制定合作业务场景、业务政策和操作流程,通过省工行网点和市县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辐射全省。

“按照标准化模块,各地市国有融资担保公司对符合条件的业务给予批量担保,省再担保公司给予批量再担保,短短两个多月,圣恩茶业等200多家企业获得贷款。”工行福建省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雷少霞表示,“批量担保产品化,更灵活更接地气,实现了支农支小产品的快速落地。而借助政府性融资担保力量,形成有效的信贷资产风险缓释机制,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提高了普惠业务的商业可持续性。”

科技赋能,担保效率高

“额度增加,利率降低,190万元贷款从正式申请到放款仅用了3个小时。”泉州华隆兴贸易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朱冬冬表示,“真的没想到!”

这家公司主要经营钢材加工销售,随着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流动资金需求也越来越大。

“作为轻资产的贸易公司,我们每次找银行融资都因无有效抵押物而碰壁。2021年,凭借企业开票信息获得邮储银行‘小微易贷’。但由于下游工程建设客户资金回款周期长,流动资金仍有较大缺口,只能向上游工厂付较高的资金占用费。”

“没想到邮储银行泉州市分行开展上门续贷时,不但根据我们实际需求提高了贷款额度,贷款利率也下降了一个百分点。”朱冬冬说。

上月,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银担“总对总”批量业务2.0版在我省正式落地,朱冬冬是第一批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担保e贷”受益者。

目前,我省部分基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存在业务创新能力有限、开发成本高、风险管控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担保业务的开展。

“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总对总’业务虽然近两年规模逐步扩大,但受原业务模式要求限制,银担业务开展及备案流程仍较为烦琐,部分投保材料仍需线下寄送,多方盖章,盖章后再层层上报审核备案,往返耗时影响业务备案效率。”王杰说。

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优化出台新版国担“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后,去年12月,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与省再担保公司通力协作,推动2.0版在我省快速落地,实现“银担线上直连”突破,大大缩短业务放款后备案效率。

“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数字化平台和银行信贷系统的互联互通,通过银行信贷系统统一向担保数字化平台推送业务,实现合同签署、保费缴纳、影像资料推送、借款信息交互、风险信息推送全流程线上操作,同时取消了原有线下签署担保及反担保协议、缴纳保费等操作,无需人工介入,极大提升了效率,真正实现‘见贷即保’。”邮储银行泉州市分行普惠金融部负责人黄晓白说。

在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冯玲看来,数字化转型,为担保贷款产品化、规范化发展和联合风险管控奠定了坚实基础。

冯玲建议,我省可探索发挥“金服云”平台金融公共基础设施的作用,加快打通银担双方业务系统,推动我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进一步扩面增量。

通过“金服云”平台,探索构建全线上担保业务申报、审核流程,充分运用数据共享、互通,减少材料重复提交,提高担保效率。同时,优化审核流程,由金服云征信公司作为独立第三方,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对申请企业出具征信报告,辅助银行授信决策,提高审核效率。

同时,通过运用大数据、征信筛查、数据稽核等平台科技手段,有效避免虚假申报和违规企业申报等情况,提高审核精确性;利用平台数据资料存储、防篡改等功能,对申报材料进行长期保存,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减轻部门、机构管理压力。

此外,通过打通担保业务与“金服云”平台联通功能,发挥福建金投优势,做大担保朋友圈,并依托兴业银行、省农信联社、兴业证券、华福证券等省内优势机构,充分挖掘小微企业数据,探索构建“间接融资+征信+担保+直接融资”生态圈,进一步提升我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整体实力。

基金加持,银行更热情

“政府加力增信分险,大大增强了我们做小微金融的热情,作为第一家签约银行,我们已接受首批12家中小微企业申请,成功为6家授信4880万元,已发放5家4660万元。”厦门银行泉州分行相关负责人说。

去年11月,为更好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大金融助推乡村振兴力度,泉州市政府设立了总规模10亿元、首期规模5亿元的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基金,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人的贷款提供风险补偿金支持。

依托增信基金,“泉州市增信基金贷款”正式上线省“金服云”平台,同时引入泉州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管理基金分担风险,创新“政银担”合作新模式,即增信基金、担保公司及银行按照5∶3∶2的比例共担风险。

作为“财政政策+金融工具”重要举措之一,泉州市政府此举,目的是吸引更多的银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经济下行压力下,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支持的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风险加大,担保服务落地首先要提高银行业务合作的积极性。”泉州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董事长陈勇坚表示。

在新的“分险”模式下,银行原本承担全部贷款本金的风险将降低至贷款本金20%的风险。同时,针对一些银行机构担心在银担业务开展初期因3%的代偿率上限会导致银担合作业务发生熔断的顾虑,代偿上限扩大至5%~10%;年化担保费率由原来的不超过1%降为不超过0.5%,银行可以更安全更普惠地支持中小微企业。

厦门银行、泉州银行、邮储银行和兴业银行已陆续签约。

“双方一拍即合!”厦门银行泉州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城商银行,去年上半年,围绕泉州民营经济特点,该行新成立了普惠金融部,着力提高中小企业贷款比例,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政府增信,我们加快了服务重心下沉,加速拓展中小微客群。”

近年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尤为突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发挥融资增信和桥梁作用,有效帮助小微企业、“三农”主体降低融资门槛。

省财政厅金融处负责人说,2020年,为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放宽抵质押要求,支持“轻资产”企业融资,提升放贷效率,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更好发挥增信功能,省财政创设政策性优惠贷款风险分担资金池,推出“科技贷”“商贸贷”“乡村振兴贷”“文旅贷”等政策性优惠贷款产品,通过“银政”“银政担”“银政保”等模式,对入池贷款风险损失最高可分担50%。利用金服云平台等金融科技手段提升对接效率,不断加大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的服务力度。

市场人士认为,该资金池为各地市创设同类产品提供了样板。

日前,央行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支持民营经济25条”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资本补充和风险补偿机制,进一步增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增信分险作用。

“担保能力主要体现在净资产规模和放大倍数上。由于我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发展起步较晚,一些县区具有‘小、散、弱’的特点,制约了融资担保业务的开展。”冯玲建议,我省可试点开展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市县一体化改革,通过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盘活存量资金等方式,破解融担机构“单打独斗”问题,用好财政资金。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