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理论周刊·读书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朱熹书院“菜根精神”的形成与影响

□方彦寿

“咬得菜根”被朱子收入《小学》教材。

近读某文介绍明万历年间的《菜根谭》,认为“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这一名言即出自此书。其实,早在南宋时期,朱熹在各地讲学之时就对此大力倡导,从而形成了朱熹书院讲学的“菜根精神”。其倡导的清廉俭朴的凛然正气,深刻影响了宋代的士风和学风,并下延至明清时期的两岸书院,流传至朝鲜等东亚国家。

“菜根精神”的形成有“咬菜根”和“脱粟饭”两个不同的源头,因朱熹的提倡而合二而一。“脱粟饭”源自《汉书·公孙弘传》,公孙弘被汉武帝任命为丞相,他十分节俭,疏食淡饭,主食是仅去壳而不加精舂的粗粮,名为“脱粟饭”,而把俸禄都用在招纳人才上;“咬菜根”则来自北宋汪革“咬得菜根百事可做”的名言。汪革,字信民,是江西诗派代表人物,为人正直,生活清贫却乐在其中。

南宋淳熙年间,朱熹率门下弟子在武夷山讲学,日子过得十分清苦。《宋史·朱熹传》描述他的生活状况:“箪瓢屡空,晏如也。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率与之共,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在此艰苦的岁月中,汪革的“咬菜根”名言成为激励武夷精舍师生们的精神支柱。朱熹曾为之作批注说:“学者当常以‘志士不忘在沟壑’为念,则道义重而计较死生之心轻矣。某观今人,因不能‘咬菜根’而至于违其本心者众矣,可不戒哉!”他在写给陈亮的一封信中说:“在山里‘咬菜根’,与人无相干涉,了却几卷残书,与村秀才子寻行数墨,亦是一事。”

“志士不忘在沟壑”出自《孟子·滕文公下》,下句为“勇士不忘丧其元”。朱熹解读说:“志士固穷,常念死无棺椁,弃沟壑而不恨;勇士轻生,常念战斗而死,丧其首而不顾也。”朱子引用这句话,强调重道义而轻死生是儒者的“本心”,岂能因为不能忍受“咬菜根”的艰苦生活而违背其本心。

在诸多前来拜师的子弟中,也有人不能忍受这样艰苦的生活。如出身于富贵之家的胡纮,到武夷山拜朱熹为师,朱熹并没有特殊对待,同样用脱粟饭配醮姜汁的茄子招待他,这位吃惯了大鱼大肉的纨绔子弟对此非常不满,对人说:“此非人情,只鸡尊酒,山中未为乏也。”第二天便不告而别。在“庆元党禁”中,他罗织朱熹“六大罪状”,成为朱熹告诫弟子时所说的“因不能咬菜根而至于违其本心者”中的可耻一员。朱子所说的“本心”,实际上就是他所说的“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的民本之心。

朱熹“咬菜根”的理念和“脱粟饭”的道德践履,影响了同时代的学者及其后学。朱熹在建阳云谷讲学著述期间,其弟子蔡元定在西山之巅建造了西山精舍,此地即蔡元定“忍饥啖荠读书”之处。

朱子去世后,其掌门弟子是闽县黄榦。安贫乐道是宋代理学家们所共同遵守的信条,到了黄榦,则可以说是发挥到了极致。他毕生谨守父兄廉勤之训,即使从任汉阳知军、安庆知府等职归来,因家贫无屋可居之时,仍极为乐观地以“投老无家依宝刹,为贫窃粟奉琳宫”,即借破庙以栖身和讲学的惊人之举坚持办学,教授生徒。其弟子记勉斋风范,称其:“家徒四壁,日持蔬食以对宾客。端坐讲论,至达旦不寐。书前辈诗句于壁曰‘愚夫饱欲死,志士固长饥,但能守箪瓢,何事不可为?’识者见之,已凛然有廉顽立懦之风矣。”

先后师从黄榦、真德秀的刘克庄在任建阳知县时,曾在考亭书院首创朱子祠。他有诗句曰:“饥咬菜根美熊掌,穷烧柏子当龙涎。”

建阳熊禾,字去非,号勿轩,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举进士,曾被命为汀州司户参军。入元后,改号“退斋”,以明其从此退隐山林、誓不仕元的心志,相继在武夷山和建阳云谷山建书院,“四方来学者云集。粝食涧饮,日以孔孟之道相磨砻”。

清代,随着朱子学传播到台湾,朱子学派所倡导的“菜根精神”也随之入台。陈瑸于清康熙间以古田令调任台湾知县,清操绝俗,慈惠利民,闲暇即赴县学、书院引诸生考课,以立品敦伦为先,史称“旱则日食脱粟饭,去盖步祷,甘霖立至”。清末唐赞衮,清同治举人,曾历官台南知府,有《蔬圃诗》一首,其中有句云:“肉食盛充庖,岂似菜根美!”“俭勤聊习此,澹泊以承志。”

王凯泰,字幼绚,号补帆,江苏宝应县人,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同治七年(1868年)任福建巡抚。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福州创致用书院。清光绪元年(1875年),移驻台湾,以抵御日本的入侵。其《台湾杂咏》有诗云:“食单滋味菜根长,独有台阳问价昂。学稼不如先学圃,豆花棚下纳新凉。”由此可知,这是一位喜种植菜蔬且以菜根精神自励的官员。

同治十三年(1874年),王凯泰在其所刻《湖上弦歌集》自序云:“甲戌之秋,林颖叔同年院长过访署斋。余以脱粟饭饷客,摘后圃薯叶为羹。院长食而美之,因仿其法,遍饫致用堂同学,名曰‘中丞菜’,命题征诗,汇成一帙。”林颖叔即闽县林寿图,王凯泰聘其为福州致用书院山长。对王凯泰所做“脱粟饭”,林寿图赞赏不已,仿其法制羹请致用书院诸生食用,将王凯泰原名为“平东菜”易名为“中丞菜”,并以此命题征诗,得诗数十首。

随着书院制度的传播,福建书院的菜根精神还流传到了朝鲜,李朝的不少学者将此作为奉守终生的道德理念。著名朱子学者宋时烈在回复李季周的一封书信中说:“后书所询康侯击节之语,见于《小学·善行篇》之末,盖因汪信民‘咬菜根’之言而发,故前因先训之谕而及之矣。”宋时烈所知“咬菜根”,得之于朱熹的《小学·善行篇》。

柳台佐在《赵普阳墓碣铭》中说,赵普阳生前某次应试,“主司者以‘咬菜根百事可做’发策;公以‘无论咬菜食肉,立志坚定,用意勤苦,则天下无不可做之事’立论,又以朱夫子‘种得几畦杞菊,一脚出门,便不得此物吃’证之”。由此可知,朱子的“菜根说”还进入朝鲜的科举试卷。

宋近洙在《无可翁李公显揆行状》中介绍李显揆其人,“向里工夫必自俭约始,身不被华美之服,口不厌疏粝之食。每诵‘咬菜根百事做’之语,诏子侄曰当以西山啖荠、百源读书作为终身之符”。“西山啖荠”指的是蔡元定在建阳西山之巅“忍饥啖荠读书”,“百源读书”则指北宋理学家邵雍隐居河南苏门山百源之上读书的典故。

李显揆不仅自身奉行俭约,还以此要求子侄辈作为终生遵守的道德理念,可见“菜根精神”在朝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作者为福州理工学院朱子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