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理论周刊·求是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不动摇

□许守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习近平文化思想11个方面重大创新观点,第一个就是“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的“七个着力”重要要求,第一个就是“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居于首要地位,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把握,对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自觉担当,对保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责任

确立领导核心和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政党不是“个人的偶然凑合”,没有一个权威人物或权威集团,政党就难以作为一个政治组织存在和发展;列宁曾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实践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是体现全党共同意志、反映人民共同心声的重大政治判断,深化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最重大的政治成果。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宏伟蓝图10周年。10年来,福建全省上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民营经济活力不断增强,乡村振兴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保持优良,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福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福建的发展实践让我们更加深刻领悟到,“两个确立”是新时代引领党和国家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政治保证,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坚持党的领导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内在要求。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必须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牢牢把握党的文化领导权。必须聚焦聚力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健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机制,聚焦主题主线,改进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成果转化,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质量。必须持续深挖理论“富矿”,建强用好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开创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加强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加快建设社科强省。必须深入实施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工程,做强理论传播平台,丰富理论产品形态,持续改进文风话风,深化线上线下一体宣讲,努力打造学习宣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高地、传播高地、人才高地。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必须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党管互联网,让党的旗帜始终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高高飘扬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人们物质生产生活的直接产物,对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是在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各种思潮、主义相互激荡的背景下创立的政党,在建党初期就高度重视领导意识形态工作和文化建设,形成了思想建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就曾指出,“中国革命离不开无产阶级的领导,服务于中国革命的新文化也不能离开中国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领导。”百余年来,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工作的领导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坚持不懈推进文化事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同时也要看到,伴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迭代发展,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仍然错综复杂,风险挑战依然严峻。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洞察时代发展大势提出的重大创新观点,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十分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面对严峻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形势,我们要洞察秋毫、振奋精神,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肩头的担子扛起来,坚决捍卫党的文化领导权。要强化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管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狠抓意识形态领域领导体制、工作机制、管理制度的落地执行。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让各类意识形态阵地始终成为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坚强阵地。要强化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加强新技术新业态研究、运用和管理,深入推进“清朗”等系列专项行动,加大对“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等突出问题整治力度,持续深化网络文明建设,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要强化舆论引导和斗争。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把握传播规律,落实时度效要求,下大力气改进创新正面宣传,更好地凝心聚力、鼓舞士气。强化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分析研判,加强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完善舆论监督制度,旗帜鲜明开展舆论斗争,更好地激浊扬清、扶正祛邪。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必须把握好“两个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自信自强中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关键要通过对文化方向的引领、文化创造力的激活,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夷山朱熹园考察时强调:“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是回答时代之问的行动指南,是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遵循。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以“又一次思想解放”的理论勇气,从根本上明晰了当代中国的文化身份,确立了新时代中华文化主体性,为推进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打开了广阔空间。

当前,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加快形成。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必须坚持“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通过创新理念、开拓思路、勇于实践,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支撑力。要强化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充分运用信息技术革命成果,积极推动理论舆论、文化文明、内宣外宣等各领域主力军挺进互联网主战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移动互联、人工智能、文创设计、文艺创作、文化产品开发等多种技术与应用场景相互融合、集成创新,更好传承赓续中华文脉,激活文化发展新动能。要持续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定实施《新时代福建文化强省建设纲要》为抓手,不断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持续拓展文化产品服务供给渠道,创新产品样式和表现形态,努力实现供需无缝对接、资源高效匹配,充分保障群众文化权益,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品质。要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坚持系统集成,加大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在制度创新、制度协同、制度优化上下功夫,坚决破除制约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优化资源配置,不断健全完善文化领域政策扶持机制,鼓励文化企业改造提升传统业态,创新发展文化新业态、新模式,以全方位的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加快建设更高水平文化强省。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文化闽军

人是现代化进程中最有决定性、创造性的力量和最活跃的要素。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干部人才队伍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全党动员”,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提出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等重要要求。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把党的文化领导权体现到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和服务各方面,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始终成为让党放心、让人民信赖的坚强堡垒。

要铸牢忠诚之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就是政治工作,讲政治是第一位要求。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把政治标准,锤炼政治能力,压实政治责任,引导和推动宣传思想文化队伍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上走前头、作表率。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全面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化“存正心、守正道、养正气”宣传教育,以严明纪律走好省直机关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

要提升履职之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专业性更强、技术活更多,“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更谈不上掌握文化领导权。要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升年”“精细年”为抓手,紧密结合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和实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工程”,广泛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拼”等活动,培养一批能够胜任急难险重任务的复合型干部。大力弘扬崇学尚文优良传统,大兴读书学习之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注重文化积累、加强文化修养、养成读书习惯,涵养文心、文气,以高效履职的丰硕成果传圣贤之道、续文明薪火。

要呼应发展之需。文化繁荣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我们要把培养高水平文化人才作为先导性战略性的紧迫任务来抓,健全人才教育培训、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激励保障、管理服务等体制机制,贯通“选育管用”链条,加大对学术研究、古籍整理、媒体融合、文化科技、国际传播等重点领域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努力造就一大批文化名家和艺术大师,培育更多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的文化新秀。加强对文化人才的引领引导,进一步完善扶持举措,让更多真正有信仰重情怀、有能力勇担当、有朝气善作为的“千里马”坚定追随、忠诚捍卫党的文化领导,在更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中竞相奔腾,共绽璀璨之光。

(作者为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