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理论周刊·文史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淮安城隍庙与怀安哀怨

□甘满堂

福州淮安城隍庙

闽侯县侯官村有座城隍庙,现在被外界所熟知,该村在唐代曾是侯官县治所在地,历时150余年。但福州还有一个村,也有座城隍庙,其县治存在时间历时宋元明三代500余年,这就是与侯官村一江之隔的福州市仓山区淮安村,古怀安县治所在地。

侯官村现已是历史文化名村,而比较遗憾的是,因上个世纪90年代的房产地开发,淮安古村已不存在,只留下三座古庙供后人凭吊。淮安城隍庙依附于三座古庙之中的麻府三相公祖殿,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三相公庙正门上有“提统抚”三个大字,这三个字的含义究竟是什么,一直是众说纷纭。依笔者来看,此三个字委婉表达怀安县治被裁后,直接利益受损者的哀怨。

明万历八年(1580年),福建巡抚庞尚鹏重提许天赐建议,奏并怀安县入侯官县,县令以下俱革职,得到明廷批准。此时怀安被裁的直接原因,与两事相关,一是明万历六年(1578年)五月,洪水冲击了侯官和怀安县,庄稼损失八成,秋天又遇大旱;二是万历初年,怀安县在丈量田亩之时发生弄虚作假的事件。裁怀安入侯官,县令以下俱革职,则是对胥吏贪腐的惩治。

怀安县在明代被裁并后,原来的县城逐步转化为一个村,即怀安村,民国初年改称淮安村。淮安三相公庙建在紧邻闽江分水岭的山边,面对三江分流,景色壮观。庙现存主体建筑是清代中期的,现有修复,分右中左三厢,门头题额分别为“城隍庙”“麻府三相公祖殿”“天医院”。城隍庙、天医院应当是怀安村作为县治留下的公共建筑遗产。在“麻府三相公祖殿”题额下面还有“提统抚”三个大字石刻匾额。麻府三相公是指庙内主神麻姓三兄弟,但“提统抚”三个字是什么含义?让人难以解释。

由于该庙扼守闽江入福州分水口,地理位置重要,在民国初年就被地方军队征用,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又被部队征用,后又做淮安村仓库,一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才回归村民管理,也导致淮安村民说不清该庙的历史。

有人望文生义,认为“提统抚”是提台、统制、抚台三官职。提台是对提督的敬称,统制是统辖军队的将领,抚台是对巡抚的敬称。庙内三相公就是提台、统制、抚台三位麻姓高官。然而,福州历史上并没有麻姓提台、抚台级别的高官,这种解释显然是不对的。

普查地方志,发现清代道光年间郭伯苍编著《乌石山志》对淮安三相公庙有记载。志文记叙福州城胥役有拜怀安麻三相公庙的习俗,麻三相公是元代怀安土神,胥役拜麻三相公的目的是祈求新任主官宽待下属,其办法是将新主官的姓名与年庚写在焰口纸中,然后在道士的主持下焚烧。但该办法并不灵验。清嘉庆间,李殿图(1738—1812年)先后升任福建按察使、布政使,胥吏烧了千车焰口纸,结果李殿图约束胥吏益加严刻,引为民间笑谈。从这则轶闻来看,明清时期福州府县新任主官对下属胥吏普遍要求严格,以防贪腐,这也许是怀安县被裁撤留下的官场教训,这也为“提统抚”三字含义提供了解释路径。

明清时期,县级政府的机构设置也效仿中央的六部机构,设置了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六房吏员通称胥吏,就是具体办事人员。六房由县丞、主簿、典史分别主管,其中县丞、主簿是知县的两个助手官员,县丞为正八品,主簿为正九品,通常也是举人出身。县丞是县级政权中的副职,相当于现代的副县长,分管财政与司法。主簿是县级政权中的文官,主要负责管理县政府的文书档案和机要文件。典史是县级政权中的武官,主要负责维护县域的社会治安秩序。

明代胥吏晋升为官员的比例极少,即使晋升为官,最高只有七品。明代县级胥吏有数十人,还有数百名差役。吏役主要收入来源是“常例钱”,即巧立名目所得的“孝敬”,百姓让吏役帮忙办事,每做一件事都有相应的“常例”。明清时期吏役贪腐问题非常严重,虽然不是官,但也是一个肥缺,他们会利用当差机会,敲诈勒索当事人,无所不用其极。

古代的县令就是一方诸侯,拥有绝对权威,但县治若在府城或省城,顶头上司就在身边,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面是,县官与胥吏可以更方便结交上层官僚权贵、更多的缙绅富商,有利于“升官发财”;不利的一面是,省府级官员经常把接待类的任务派给县官,而他们为了升迁,也不得不迎合上级官员,甚至没有时间处理自己的本职工作。因三县共治一城而引发被裁的命运,这是明朝初年怀安县官员绝对没有料到的。

明正德四年(1509年),怀安县在县丞、主簿两官职被减设后,县治仍保留。没有丞簿两主官,六房胥吏都靠典史一人管束,典史的工作压力很大,至万历八年(1580年)怀安县正式裁并,怀安县官吏在惶恐中度过了71年,这对每任县官与胥役来说,都是人生折磨。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县令以下官吏全部革职,没有得到重新安置,怀安县胥吏受到的打击最大。怀安县治被裁,对于福州普通老百姓来说,是重大利好的举措,但对福州官场来说,则是一场大地震,很多人失去当吏役的机会,损失不可估量。

麻三相公庙也许就是明代万历年间怀安县被革职的胥吏集资修建的。麻府三相公也许就是元代怀安县优秀胥吏,以麻三相公为例来说,胥吏也有好人,被当作境社神明来崇拜,他们的道德品质值得信赖。淮安麻三相公庙“提统抚”三个字,不应指官职,应当是“提醒,统一抚慰”的意义,具体可能有两层含义:一是提醒福建巡抚在裁怀安县治时,不应当将胥役统一解职,即使被解职,也需要给予抚慰或安抚;二是提醒新任主官对下属胥吏宽厚为本,以激发胥吏工作的积极性。

怀安县治被裁后,过去独立的城隍庙、天医院失去官方维护,不得不依附到麻三相公庙中。怀安县城也因县治取消而失去往日的繁华,沦落为福州城郊一座普通的村落,只有麻府三相公祖殿在提醒人们,这里曾是拥有500多年历史的怀安县治所在地。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社会学系)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