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观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让文化出海更加行稳致远

□付彪

近年来,以中国网络文学、网络影视剧、网络游戏为代表的新载体,在海内外刮起“中国风”,被称为文化出海“新三样”,它们创新表达形式,通过多元内容形态向全球展示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中国精神。

《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显示,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已达5.2亿,海外活跃用户总数近2亿人,覆盖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202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3年国内游戏市场首次突破3000亿元关口,其中自研游戏海外实销收入163.66亿美元。而《长安十二时辰》《甄嬛传》《隐秘的角落》《庆余年》等国产剧也正批量出海。网文、游戏、影视已成为我国文化出海“三驾马车”。

“中国风”的深厚底蕴与创新表达,是文化出海“新三样”最重要的破圈密码。《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指出,我国网文出海作品已形成15个大类100多个小类,其中在东方奇幻类型中,很多作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主题设定、人物角色、作品内核上都带着浓浓的“中国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且具有独特性,将国学文化、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见缝插针植入作品中,往往对海外消费者有莫大的吸引力。

有关专家表示,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产品进行海外传播时,要取得好的传播效果,首要的是具备“可见性”,即能有效触达目标人群。随着人工智能、元宇宙、VR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各类文化产品不仅具备了互动性、沉浸感,还增强了其在海外市场的穿透力、触达率。同时,文化产品需要打动人,引起不同文化背景中消费者的情感共振与广泛认同。比如《三体》聚焦的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由此引发的情感共鸣,不分国界、直抵人心。

但也需要看到,目前出海的网文类型较为单一、同质化问题严重,几乎都是古装玄幻、都市爱情、甜文爽文等,虽然轻松养眼,看多了则易产生审美疲劳;部分短剧存在剧情浮夸、粗制滥造等问题,即便在国内也备受诟病。因此,让文化出海“新三样”行稳致远,首先要“让内容创造美好”,通过深耕内容、打磨品质,从源头严控标准、提升质量,讲好中国文化故事。其次,要针对不同市场精心制定定制化营销策略,打破同质化竞争。

同时,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既要凭借新技术、新产品漂洋过海,又要改变“走出去-签产品-做发行”模式,与海外相关研发商、业界精英及文化平台加强战略合作,增强与世界对话的能力,构建更深层次的价值认同。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