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理论周刊·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松绑”放权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

□夏侯建兵 李小兵

1984年,福建55位厂长、经理提出“松绑”放权的呼吁,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松绑”放权蕴含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改革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爱拼会赢”的精神的时代价值。

◆“松绑”放权的历史贡献

“松绑”放权吹响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号角。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国有企业出现“统得过多,管得太死”的现象。福建55位厂长、经理联合署名的呼吁信《请给我们“松绑”》得到了时任福建省委第一书记项南的批示,随后《福建日报》以《五十五名厂长、经理呼吁——请给我们“松绑”》为题在头版头条全文刊发。《人民日报》等全国主流媒体纷纷转发。国家为此先后出台放权搞活、深化企业改革的一系列新政策,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企业改革轰轰烈烈地展开。

“松绑”放权打开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企业日常经营的复杂性与行政管理能力有限性的矛盾日趋突出,生产与需求的脱节日益严重。“松绑”放权切中了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要害,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前进步伐。首先,“松绑”放权符合客观经济规律。“松绑”放权,切中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生产经营自主权和物质利益这两个关键问题,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条条框框。其次,“松绑”放权破除了权力分配型的经济体制,建立起效率竞争型的经济体制。再次,“松绑”放权实现了权责利的统一,真正建立起强有力的生产行政指挥体系。

“松绑”放权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松绑”放权,突破了单一的公有制形式,推动创造出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体制机制,极大地解放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松绑”放权理顺了“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市场”“企业与员工”三对关系,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松绑”放权的时代价值

生动体现了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从大背景看,“松绑”放权是党中央改革开放大政方针指引和时代进步的产物;从具体实践看,“松绑”放权是改革者智慧的发挥和胆量的释放,是“企业家+领导+媒体”形成合力共同奋斗得来的。“松绑”放权是企业和企业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生动实践。福建55位厂长、经理提出“松绑”放权,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极大地增强了企业和企业家的主体意识。在多年改革实践中,福建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企业典型、优秀企业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思想解放,敢于探索,勇于开拓。

深刻诠释了“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

在国企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中,各级党委和政府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坚持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坚持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协调,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改革创新是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是破除旧观念、旧传统模式的不断探索。40年前提出的“松绑”放权,触动了产权与经营权分离、落实企业自主权这一要害问题,企业家的改革创新精神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充分彰显了企业家“爱拼会赢”的精神。

“爱拼会赢”是福建人独特的精神品质。“松绑”放权的呼吁提醒政府不断推进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通过改革创新赋予企业更多活力。要强化爱护尊重企业家、重视发挥企业家作用,推动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做大做强做优企业。“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正是福建省改革发展的底色。40年来,福建企业家始终勇立改革潮头,争当乘风破浪的开路先锋,在福建发展进程中深深镌刻着弘扬“松绑”放权精神这一特殊印记。

◆“松绑”放权的现实启示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新环境。

政府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从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通过简政放权,强化政府对市场与社会的服务职能,突出其“公共”角色,着力破解公共产品不足、公共服务不到位等难题,推动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通过减少审批环节,明晰政府的权力边界,推动政府向法治型政府转变;加强监管,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构建廉洁型政府。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

企业要勇于改革创新,不断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培育新时代“闽商精神”,构筑竞争新优势。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福建30位企业家的回信中,对企业家提出希望:“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闯劲,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不断做大做强,促进联合发展,实现互利共赢,为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更大作用。”闽商以对改革时势的把握与敢于创造的意识,引领思想解放潮流。要大力培育“善观时变、顺势有为,敢冒风险、爱拼会赢,合群团结、豪侠仗义,恋祖爱乡、回馈桑梓”的新时代闽商精神,不断构筑竞争新优势,在新福建建设上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作者单位:泉州师范学院)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