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海峡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烘焙出的甜蜜生活

——记在福州创业的台胞陈依媄

□本报记者 汪洁 文/图

陈依媄在介绍产品。

“欢迎来到我们直播间,今天向大家推荐我们的新品芋泥提拉米苏。”近日,刚参加完中国国际焙烤展回到福州,台胞陈依媄又马不停蹄地赶往薇麦初秋的品牌直播间,与专业主播一起介绍起自家产品。

在台湾长大的陈依媄从未想过,因为一段两岸婚姻,她不仅在福州安了家,还开创了一番“甜蜜”的事业。

来榕创业

初见陈依媄,是在薇麦初秋烘焙工厂店内。柔和的灯光从大大的落地窗透出来,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面包香,店外一块画着卡通形象的宣传牌上面写着“坚持做自家小孩放心吃的产品”。陈依媄介绍:“这是我们做这个烘焙品牌的初心。”而陈依媄的故事,还要从一段跨越海峡的爱情说起。

2007年,陈依媄经熟人介绍与福州人洪健相识,很快两人就确定了恋爱关系并步入婚姻殿堂。结婚后,两人定居在台湾桃园,但因为公公婆婆仍居住在福州,只好两地来回奔波。

“我一直想在福州定下来,这里食物的口味和台湾很像,生活很舒适,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陈依媄告诉记者,在创立薇麦初秋前,她在福州从事过电商、茶饮代理等行业。在三个孩子陆续出生后,因为孩子是过敏体质,她挑选食品向来谨慎。在给孩子做面包时,她萌生了创立烘焙品牌的想法。

万事开头难。因为要做食品工厂,选址和厂区环境都需要符合食品生产经营的严格标准,于是,她向当地政府寻求帮助。得知她是台胞想要创业,仓山区建新镇凤高村的村干部陪着她多方寻觅场地,最终以较优惠的租金把村里的集体固定资产租给陈依媄作为工厂。

在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时,村干部们更是一次次上门辅导。“没耽搁什么时间,3个月我们就领到证件了。”陈依媄说,村干部不仅在公司筹备期给予积极协助,在公司成立后员工的医社保、税务等方面,也一直提供热情服务,让她感到很温暖。

专注品质

从创业初期,陈依媄就深知,好的产品、好的品质才是品牌的发展之道。“我们所有的产品都坚持零添加,并且采用最好的烘焙原料。”提起自家产品,陈依媄满脸自豪,“你看这款面包,里面的德国香肠都是纯肉肠,面团加了进口奶油,所以口感非常软。”

除此之外,陈依媄还经常与她从台湾请来的烘焙师傅一起研发新产品。“这是热卖的豆乳盒子,月销量超过3000盒,你尝尝。”只见盒子里面撒着香浓的黄豆粉,传统Q弹的台式麻吉铺在表面,再加上底部入口即化的奶冻和进口安佳淡奶油,一口下去,尽享舌尖与味蕾的碰撞,不同的口感让人停不下来。

有好的产品,在竞争激烈的烘焙品牌市场如何闯出新赛道?

陈依媄调查发现,大部分烘焙面包店采用的是“中央厨房+分店分送”的模式。这种模式可复制性强,但投资大,需要布设大量门店。陈依媄在创业之初便决定走电商渠道,专注于供应链“零库存、零耗损”模式,让企业大大减少了经营压力。

“我们现在只有这家线下门店,专注做工厂供应链。这样能在保证品质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最实惠的价格。”指着店内“9.9元三个面包”的牌子,陈依媄说,现在消费者都追求性价比,这样好吃不贵的产品自然受到青睐。

2018年,薇麦初秋与福州一家大型电商平台合作,凭着台式糕点的配方和手艺,加上高性价比的优势,收获了不少“粉丝”。如今,薇麦初秋已经成为该电商平台的头部合作伙伴,2023年营收突破3000万元。食品厂的面积也从创立之初的500平方米,拓展到即将在厦门投产的5000平方米,闯出了自己的广阔天地。

创业大获成功,不少台湾朋友找陈依媄取经。“福州是一个很有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城市。不仅如此,和台湾年轻人的‘小确幸’不同,这里的年轻人都很有拼搏精神,我很喜欢他们身上的那股劲。”陈依媄说,作为“第一家园”先行城市,福州有不少惠台利民的政策措施,很适合台胞创业发展。

美好愿景

小薇,一个留着齐刘海、爱吃吐司的可爱女孩,这是薇麦初秋的品牌形象IP。

薇麦初秋的吐司袋设计,是小薇手中拿着透明的“吐司”;定制的帆布袋上,骑着摩托车的小薇背后是台北的标志性建筑101大楼;工厂门店内茶饮的包装上也能看到小薇的可爱形象……

“在烘焙界,很少有品牌把心思花在创立和运营品牌IP上。但是一个成功的IP,能够成为品牌最具影响力的标识,还能和消费者拉近距离。”陈依媄告诉记者,下一步,她计划推广具有福州特色的风味小吃,比如橄榄酥、茉莉花酥等,并把文创设计运用到包装上,做好看又好吃的伴手礼。“像去台湾旅游都会买凤梨酥一样,希望以后游客来福州,就会买薇麦初秋的伴手礼。”

作为三个孩子的妈妈,陈依媄一直关注妇女创业。“公司里现在90%以上的员工都是母亲,她们因为要照顾孩子和家庭,就业挺不容易的。”陈依媄说,现在公司正在鼓楼区试点小型早餐工程,未来会开放加盟,让更多的妇女能小成本创业。

事业红红火火,陈依媄也计划将整个家庭转移到福州。小女儿已经从台湾转到福州的私立小学读书,在台湾读高中的大女儿也与她商量好,未来就报考福建的大学。“相信过不了多久,我们全家人都会在福州团聚。”谈起未来的生活,陈依媄满怀期待。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