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周观天下 上一版   
下一篇

时 评

要保护绿色,不要绿色保护主义

5日,志愿者在湖南省常宁市洋泉水库清理水面漂浮物。

5日,南非约翰内斯堡发起河道清理行动,以期唤起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图为工作人员在一处河道清理垃圾。

3日,在印度普拉亚格拉杰,人们在阴凉处避暑。近日,严重热浪侵袭印度,多地气温连续数日超过45摄氏度,已导致数十人死亡。

5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利弗莫尔,年轻人在喷泉中冲水降温。美国国家气象局向加利福尼亚州发布了为期三天的高温预警。

5月24日,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当地居民等待接取生活用水。 受持续高温影响,印度多地遭遇用水紧缺问题。

4日,浙江省诸暨市赵家镇环境保护志愿者在走马岗古道组织开展“保护生态 垃圾换礼”活动。图为志愿者在安放环保标识。

5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志愿者在滹沱河畔巡河,捡拾周围垃圾。当日,各地开展多样活动,保护生态环境,守护美丽家园。

5日,上海举行以“青春护江 生态放流”为主题的长江口深水航道增殖放流活动。图为工作人员展示即将被放流的翘嘴鲌和日本沼虾。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5日在世界环境日发表特别讲话,动员世界行动起来,兑现承诺,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采取切实行动。全球各地开展了多样活动,唤醒民众的绿色意识,呼吁各国携手保护地球家园。

近一段时间,世界各地因极端气候导致的自然灾害频发。欧洲联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发布的报告指出,2024年5月是有历史记载以来最热的5月,这标志着全球单月平均气温已连续12个月刷新同期最高值。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报告说,在未来5年,至少有一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1850年至1900年)水平高1.5摄氏度的可能性达80%。事实和数据都在表明,气候变化正以人体可感的方式对人类生存造成严重冲击。古特雷斯在特别讲话中警告,“现在到了气候问题的紧要关头”,任何国家都无法独自化解气候危机,各国应“现在就拿出行动”。

然而,面对实现绿色转型、避免气候灾难这一国际共识和潮流,当下却出现了迟滞甚至阻碍全球绿色转型的逆流。一段时间以来,美国等一些国家违背经济规律和市场原则,滥施保护主义,大搞“绿色”双标,一方面要求其他国家兑现气候承诺,另一方面却对中国新能源产品加征关税,打压中国绿色产能,破坏全球绿色产业链,为世界低碳转型制造障碍。

应对气候变化,既依靠各国排放自律,也依赖于绿色技术的普及和推广。通往绿色未来需要更多高质量绿色产品的支撑,对中国优质绿色产品说“不”,实际上就是为创造绿色未来制造障碍。美国等一些国家出于保护主义目的,对包括新能源电动车、锂电池、光伏在内的中国绿色产品进行审查,加征关税,不仅背离本国的气候承诺,也妨碍世界达成减排目标。据估算,每辆新能源汽车每年减碳约1.66吨,中国2023年出口120.3万辆新能源汽车,每年可减碳约200万吨。《自然》杂志2022年的一篇文章测算,2008年至2020年,以中国为主的全球光伏组件供应链分别为美国、德国光伏安装节省了240亿美元和70亿美元。如果各国转向国内生产,光伏组件的价格将比全球化生产高出20%以上,这将严重影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

中国始终积极履行气候承诺,中国生产的绿色产品不仅是推动本国实现气候目标的利器,也成为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宝贵力量。中国绿色产能的扩大有效推动了新能源产品在全球范围的普及使用,中国与世界分享先进绿色技术加速了各国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进程。

人类需要保护绿色,不需要绿色保护主义。个别国家应放下自己的小算盘,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与国际社会一道,携手合作,这才是人类通向绿色未来的正途。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