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浦城县做强“回归经济”,为县域发展注入新活力

“鸿雁”归乡产业旺

□本报记者 吴旭涛 通讯员 柳浪漫 袁野

近日,在浦城县富岭镇,“共富工坊”文旅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这是浦城实施“回归工程”的代表性项目之一,当地请回乡贤朱继富搭建“返乡创业共富工坊”平台,帮助村民和村集体增收。

“目前,我们正在打造房车露营、水上乐园、非遗体验等项目,让‘共富工坊’成为今夏浦城最‘热’的景点。”朱继富说。

浦城有43万余人口,其中有10余万人长年在外经商创业,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均成立商会,这是实施“回归工程”的坚实依靠和充足底气。浦城县围绕做强“回归经济”这篇文章,近3年共引进落地亿元以上回归项目8个,总投资18.41亿元,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外面生意做起来了,非常希望能够回来为家乡做点事情。”朱继富是在沪企业家,除了“共富工坊”,位于浦城县富岭镇大水口村的“无忧花谷”,也是他和创业伙伴合作开发的项目。这里正打造集休闲、娱乐、运动、住宿等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

为实现“游子”和“家乡”之间的双向奔赴,浦城积极搭建“鸿雁”归乡的“桥梁”,推进“我的家乡我建设”工程,创新推行“商会党支部联乡村”机制,组织30个驻外商会党组织与32个重点村结对共建,引导资源、人才、技术等要素在乡村集聚,汇聚各方力量助推乡村全面振兴。2023年以来,异地商会党组织到村走访调研45场次,签订共建协议32份,谋划产业发展项目12个。

乡贤回归成效明显,特色产业发展得有声有色。周麻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为浦城九牧镇酸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万安乡吴山村乡贤成立乡贤基金会,利用吴山水库发展淡水鱼养殖;盘亭乡庙湾村与泉州乡贤企业合作创办服装加工厂,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国瑞大健康产业生产经销基地项目是浦城实施“回归工程”的成果之一。据悉,该项目总投资5.02亿元,建设用地61.83亩,建成后,基地药品储量可达500万件,每日包裹周转量超5万个,预计年批发零售额超15亿元。

“通过乡贤助力做强‘回归经济’,在促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同时,增强县域经济‘造血能力’。”浦城县工商联主席黄菁介绍,浦城在做强“回归经济”的过程中,注重产业链整合,挖掘具有投资潜力的项目回归落地。

比如,围绕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聘请乡贤、优秀企业家等作为产业顾问、招商大使实施产业链招商,招引龙头企业及配套项目,将产业优势转化为项目集群优势,为县域经济提供坚实支撑。

“除了‘引进来’,还要‘走出去’,县里注重利用商会及乡贤影响力,千方百计拓展本地土特产营销渠道。”黄菁说,浦城县上海商会在商会办公区域专门设立了家乡农产品展厅,让家乡的大米、薏米、山茶油等优质农产品直销上海,展厅营业3个月,销售额达70余万元。

乡贤是“回归经济”的主角。浦城县在乡贤所在地设立“人才驿站”、在外乡贤联络站、引才联络点等站点,推动各领域乡贤人才进站入乡,组织专班常态化与乡贤密切沟通交流,结合企业家新春茶话会、乡贤座谈会、驻外商会党组织联合学习等活动,让乡贤更好地为家乡发展献智献力。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