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理论周刊·求是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的实现路径

□林萍

思政课作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的重要阵地,要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上所指出的:“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构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及时将最新成果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要实现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就必须在思政课教学内容上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一是在内容跟进上坚持守正与创新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而思政课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将党的创新理论及时融入、动态跟进?首先,要坚持守正原则,在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基础上讲清楚党的创新理论一脉相承的理论品质,把准教材与理论创新的关系。同时,又要创新思路,讲求方式方法,抓住党的创新理论出现的重要节点和关键时机,将党的创新理论有序铺开有机融入到各门思政课的教学中。二是在资源选取上坚持整体与重点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辉煌成就是内容丰富的可贵宝藏,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资源。一方面我们要树立宏大历史视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作为思政课的内容支撑。另一方面,必须把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作为重点,把生动的实践转化为思政课教学内容,融入课堂,让青年学生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实践中感悟党的创新理论伟力。三是在案例使用上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任何理论创新背后,都深藏着鲜活的实践案例。一方面,我们要以党的创新理论的生动故事和精彩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小故事背后蕴含的大道理。另一方面,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故事转化为思政课的鲜活教材,推动青年学生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讲求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就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在讲深讲透讲活中推动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频共振。一是回归经典,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深。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载体,我们只有走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悟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真理力量,才能找到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源头。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认真真读原著、联系实际学原文、知行合一悟原理,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两个结合”的重大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是问题导向,把党的创新理论讲透。一方面,要聚焦学生关心关注的社会发展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只有对学生关注的、有疑惑的问题深入研究解答,用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才能让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另一方面,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旗帜鲜明地进行剖析和批判,在分析批判中让学生辨明是非传导主流意识形态。三是巧用故事,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活。思政课就是要把讲故事和讲道理结合起来。要创新话语体系,用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接地气有温度的方式去讲述,以摆事实、用数据、做比较等方式,讲好新时代故事、福建发展故事,发挥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教育激励作用。

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大学生,不能只局限在校园课堂,不能只满足于理论层面的学习和掌握,而是要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将固定场域中的思政小课堂和开放场域中的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使思政课从内容与形式、纵向与横向、时间与空间等各方面不断向社会空间和现实世界拓展和延伸,让社会实践成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的肥沃土壤。一是构建思政课新样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充分调动校内外各种力量和各类资源,充分利用大学生暑期返乡社会实践、“三下乡”、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等与思政课教学紧密相关的实践活动,有组织地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深入城乡、深入生活,以社会生活为“课堂”,以火热实践为“素材”,把思政课讲在广阔天地、祖国山河中间,讲在基层中、人民中、实践中,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相支持,让青年大学生直观而深刻地理解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魅力和实践伟力。二是打造有特色的思政实践课新样态。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走过的山山水水、到过的千家万户,都是思政课充满感染力的教学现场。我们要充分发挥富有福建特色的教育资源,分类整合建设优质实践研学点,提供具有福建特色的“菜单式”资源图谱,通过开展“追寻足迹”“红色八闽”“文化传承”等主题社会实践,系统设计“思想探源之路”“红色文化”“绿色生态”“蓝色海丝”等追寻领袖足迹的系列线路,让思政课生动展现新思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作者为福建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