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经济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安溪公安:保护古树名木厚植生态底色

古树名木是自然界的绿色遗产,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城市记忆的“活文物”。在安溪各个角落就分布着大大小小940多株古树名木,其中,坐落在大坪乡大坪村古街的甜槠树,树围5.56米、树高21米、冠幅19米,有挺拔苍劲扶摇直上的气势,被评为了福建省甜槠王。

近年来,安溪县公安局以生态警务建设为契机,着力在打防结合、协作联动、宣传教育等方面下功夫,持续加大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促使古树名木焕发生机,成为展现安溪生态建设成果的一张绿色名片。

重拳出击 保护绿色活化石

安溪县公安局充分发挥打击“主力军”作用,构建业务警种+派出所警务合成作战机制,形成以森林警种为业务主导,基层派出所为打击基础,合成(网安)、刑侦、指挥中心等部门警种提供科技支撑的联打模式,集中优势力量,多警合成作战,向非法采伐、毁坏、收购、运输、加工、出售古树名木等违法犯罪活动发起凌厉攻势,提升打击效能。

2023年5月,在打击整治破坏古树名木违法犯罪活动“春风2023”专项行动中,成功侦破1起长达10年的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红豆杉)积案,对破坏古树名木违法犯罪行为形成了有力震慑。

联动共管 呵护绿色高颜值

安溪县公安局持续深化“林长+警长”工作机制,构建起责任明晰、协同高效、打防结合、治理有力的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协作机制,主动对接林业、自然资源等部门,对全县古树名木情况进行摸排,逐一登记建档,形成“一树一档”“一树一策”。平日里,县林业局按照“一树一策”对古树名木进行有针对性的养护,如强根复壮、病虫害防治、建挡土墙、支撑加固等。县公安局发动森林警长、网格员、茶乡义警队等力量参与古树名木保护,常态化开展巡逻,同时借助无人机、智能“天眼”、林区视频卡口等科技手段,加强巡护,实现“人力巡查+无人机巡航+视频监控巡视”立体化防控,及时消除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安全隐患。

“这棵桫椤树高大挺拔,顶部枝叶向四周发散生长,自然下垂,像一把绿色的大伞。这株观音座莲株型优美,层层排列的叶片,宛如观音座下的莲花……940多棵古树名木在人们的精心管护下悠然成长、焕发生机。”安溪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大队长王鹏程说。

宣传发动 奏响绿色共鸣曲

安溪县公安局充分利用“林长周”、植树节、全国生态日等重要节点,联合林业等部门深入学校、社区(村居)、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宣传活动。同时,依托各级新闻媒体和微信公众号,广泛宣传保护古树名木的意义和重要性,兼顾科普宣传、自然教育,提升群众古树名木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古树名木的浓厚氛围。

“古树名木保护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历史文化传承,意义重大。红豆杉、桫椤、闽楠……这些都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我们大家要共同做好保护工作,发现违法犯罪线索请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举报。”6月5日,白濑派出所民警对辖区内的古树名木进行巡护,并向群众宣传普及保护古树名木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近年来,白濑乡围绕“生态立乡、旅游兴乡”,深入挖掘林区文化,大力宣传“林海白濑”森林氧吧品牌,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精品路线,把生态“高颜值”转为经济“高价值”,打造乡村振兴的“白濑样板”,唱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共鸣曲”。

林草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下一步,安溪公安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古树名木管护体系,让历史文脉“枝繁叶茂”,通过保护古树名木,厚植生态底色,绘就安溪绿色发展生态画卷。(谢艳菊)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