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第03版:经济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手记

打通堵点 推动升级

□本报记者 赵文娟

新华网联合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发布的《2023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行业发展与消费洞察》显示,2023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169.0亿元,同比增长6.4%,2025年有望增至5791.0亿元。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提升自主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率先在化妆品等消费品领域培育一批高端品牌。

立足“颜值经济”的快速崛起和国家政策加持,化妆品产业市场潜力巨大。

发展化妆品产业,我省具有较好的资源和基础。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省拥有持证化妆品生产企业108家,主要集中在厦漳泉地区,已初步形成生产、原辅料供应、设备、包装印刷等上下游产业链较为完善的产业集群。在婴童护理用品、国妆品牌、台资成人护肤彩妆、洗护用品出口及产业配套等细分领域,我省更是有着独特的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厦门新媒体电商异军突起,成为不可忽视的化妆品线上运营现象级孵化地。据相关统计数据,2024年一季度抖音美妆品牌榜TOP20中,国货品牌占据13席,其中不乏娇润泉、温博士、VC、AKF、DCEXPORT等新锐品牌,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来自厦门。这说明,福建的“化妆品+电商”模式大有可为。

然而,我省化妆品产业发展目前仍存在一些堵点,主要体现在:人才资源匮乏,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研发创新能力不足;产业较为分散,供应链体系不完善,跟不上本土电商发展所需的协同能力和响应速度;缺乏行业政策引导、支持,全省目前仅漳州对儿童化妆品有针对性支持政策,省内针对化妆品领域的行业政策仍是空白,产业优势无法充分体现;对于大多数长期耕耘本土市场的企业而言,出海会面临法规和政策差异、文化和消费习惯差异等“水土不服”问题。

眼下,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山东、重庆等地已出台化妆品产业扶持政策。我省应结合自身特色优势,围绕强化人才支撑、完善产业链、鼓励扶持企业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化妆品产业升级发展,让“美丽经济”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