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从光泽城区出发,车子在青山绿水间行走,不到半小时便来到玲珑溪谷。
远远地望见一座高大的竹桥,导游说这就是声名鹊起的玲珑桥。桥头一块大石上书“玲珑桥”三个刚劲的红色大字,为当代书法名家手迹。公路一侧的石壁上镶嵌着“武夷山国家公园”LOGO设计标识,似行书的“山”字,笔风颇具山野韵味。
这是一座非同凡响的桥。桥长168米、高约9米,采取5跨中承式连拱结构,每跨30米,全部用竹子建成,是目前国内最长的竹结构廊桥。全桥使用竹材25100根,寓意“爱武夷”。所用竹材均采用4~6年生、直径约10厘米的毛竹,每根竹子都经过工艺碳化处理、防腐防虫溶液浸泡,可大大延长其使用寿命。
玲珑桥采用圆竹和钢材组合结构,实施构件标准化制作和全预制快速拼装,施工周期仅14个月。屋顶为拱顶设计,宽24米,顶棚呈“W”形状,利用竹结构将左右两幅桥连接成一个整体,既可有效分流雨水,又可避免桥体受到侵蚀。
触摸每一根竹材,分明可以看到它们滑山而下的坚定与执着,可以听闻它们与建设者的窃窃私语。这是一批来自家乡的竹子,从号称“竹子之乡”的司前顺流而下,从三百里林海的寨里大小山头蜂拥而至,投身到家乡的建设之中。
在2024年的国际桥梁大会上,玲珑桥荣获亚瑟·海顿奖,评委会给予的颁奖词是:竹桥融合“山水竹韵”设计理念,贯彻“低碳、绿色、节能、环保”的建造思路,为一座独具特色的“绿色桥梁”。竹桥同时获得福建省公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目前正在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和国际步行桥奖。
亚瑟·海顿奖是响当当的国际大奖,号称桥梁界的“诺贝尔奖”,每年评选一次。主要表彰带有创新元素的特殊桥梁建筑,中国的“南京眼”步行桥、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引江济淮工程淠河总干渠渡槽桥等都曾获得过亚瑟·海顿奖。玲珑桥能获此奖,可见非同一般。
行走在桥上,阵阵凉爽的风吹来,带着河水的清凉和青草的芳香。中间的主干道与两侧的步行道用竹栏杆分隔开,步行道融入水的设计元素,呈波浪形,高低起伏。有孩子们在桥上奔跑追逐,笑声回荡在桥上,又荡落河中,飘得很远很远。
玲珑桥的正中是来往的车行道,时有车辆飞驰而过,直奔大山深处。
二
走过玲珑桥,就来到玲珑驿站。
这是一个颇具特色的驿站,房子用卵石与竹结构建成。西溪河滩上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成了最好的建筑材料,用砂石混合着砌成一道鹅黄色的风景墙。
驿站设施一应俱全,咖啡厅、餐厅、音乐吧、美展室设置得精致巧妙。“小径”咖啡厅不大,一个简单的吧台,三三两两的小圆桌,舒懒的躺椅,靠窗的高脚竹椅上坐着一排淡定闲憩的人,或举目眺望,或低头深思,或捧卷细读。窗外是绿得发亮的山、清可见底的溪流,白色的云朵倒映在河中央,像是绿衣上绣的一朵大白花。几株红色的、黄色的月季冷不丁从窗台上冒出头,引得路过的孩子惊呼起来。年轻的妈妈抱着孩子,攀上窗前的平台,细细观察品味一番,并为打扰身边的人们表示歉意,画面很是温馨。
驿站顶部为竹支架,循阶而上,几根粗大的钢架支棱起整个屋顶,随意摆放几把椅子、几张书报,可以窃窃私语,可以静思人生。三楼有个绝佳的观景台,登上亚克力板铺就的屋顶,可以望见高大威武、形态壮美的玲珑桥,还有一汪清澈的溪水弯弯曲曲、连绵不绝地流向远方。
玲珑驿站建筑共三栋,每栋采用竹支架连接起来。除了咖啡厅供游人驻足休闲外,还有可供集会的音乐吧、展示书画作品的美术室、生物多样性展示厅等等。驿站内客房为数不多,房间布置十分简洁朴素,墙上张挂的一幅幅抽象画,使房间瞬时溢满文化气息。
周末的驿站,来的大多是城里的上班族。携家带口、呼朋邀友,钓鱼观景、戏水品茶。一摞图书、一张壁画、一群轻啜慢品的人,一股淡雅的休闲气息充满每一个角落。从晨光到日落,时光就这样从指间轻轻地流走,留下的唯有惬意与放松。
坐得久了,该出去走走。往前步行100米,就来到玲珑公园。这是一个呈带状的水保生态公园,沿溪而建,一条青石板路绵延向前。公园内种植了南方豆杉、油松、喜树、银杏等各色树种,各色花儿也盛开着,争奇斗艳,煞是好看。青石板路的尽头立着一个“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石牌门,公路对面就是编号为“001”的一号界碑,彰显着玲珑溪谷作为武夷山国家公园西大门的首要地位。
三
来到玲珑溪谷,水自然是最重要的景观。
在玲珑哨卡的水文化展示园,从深山峡谷中流淌出的潺潺涓流,在这里汇集成一汪深潭。水清澈至极,肉眼可见河底的鱼虾自在地游来游去,两岸青山倒映在水中,仿佛一幅泼墨画。
玲珑哨卡是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入口,走过眼前的红岩桥,就进入原始森林地带。工作人员特意检查了我们的行李,禁带一切火种。
距红岩桥不远处就是著名的“大洲谈判”旧址,昭示着这里曾经发生艰苦卓绝、鱼水情深的战争故事。这里,曾经留下红色的足迹。与守卡的工作人员闲聊,可以听到诸多惊心动魄的红色往事。
桥的右侧新砌了挡水坝,坝下是一汪小池。炎炎夏日,成了名副其实的水上乐园。一群大人带着孩子在河滩上戏耍,捡一些好看的石头,翻开石块捉螃蟹和小鱼小虾,忙得不亦乐乎。更有玩得兴起的孩子,一屁股坐在水洼里,全身心浸泡在清凉的水中,任父母如何哄骗,再也不肯上来。
据介绍,现在这里是一个具有水文化特色的网红打卡点,主要展现溪流荡漾、激流弄潮的水文化元素,今后还将建设一些儿童水上项目。同时,将自然保护区蕴藏的丰富水资源引流入渠,成为第二水源地肖家坑水库的蓄水池,让来自国家公园的山泉水流入千家万户,让全县人民都能喝上来自保护区的水。
哨卡前的小广场上,立着一块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授予的“最美风景线”红色标牌,据说这样的标牌在光泽县境内共有10块,每一块都有绝美的风景与非同凡响的故事。标牌前是玲珑溪谷蜂场,这是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蜂场。
林荫下,摆放着一个个小蜂箱,辛勤的小蜜蜂进进出出,忙碌于山涧溪流、花草树木之间。勤劳的蜂农制作了花样各色的蜂蜜佳品:西瓜味、荔枝味、雪梨味……清凉的山泉水,配上林间花蜜,真乃人间美味。蜂场还引进了摇蜜设备,有兴趣的游客可以自行体验蜂蜜制作过程。
好客的主人让我们免费品尝了一杯西瓜味蜂蜜,又热情地邀请再喝喝“咱国家公园的矿泉水”。说着,打开一个水龙头,一股清凉的山泉水直冲喉舌,这是来自保护区净化后的直饮水。如今,这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潺潺流淌的山泉水,正成为造福一方百姓的“幸福水”。
暴雨洗礼后的山谷清爽依旧,焕发着绿色的光芒。这里一切都是绿的,绿的山、绿的水,连空气也染上甜甜的绿。
夜幕降临,车子在彩色的环带公路上奔跑,我们在返程的路上,只见黑黛色的山愈来愈远,玲珑溪谷似一位身段秀美的姑娘,逐渐融入大山母亲的怀抱,但这深山溪谷里大自然的智慧与人们的巧思演绎的“玲珑”,却深深印刻在了心间,让我久久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