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下一篇

“采风体”之思

□石华鹏

我们是否应提出一个新的散文概念——采风体散文?作家们受某地邀请,去采风、参访三五天,回去后写一篇可长可短的散文发表,某地的历史、人文、风土、生活、景观等内容经由作家们的生花妙笔介绍出去。此类活动在省市县甚至村镇之间展开,作家们在采风、写稿、发表的路上奔走,很是热闹。

采风活动催生大量的采风散文,那么这类散文可以称为“采风体散文”吗?大抵是可以的。因为:一、这类散文因各类采风活动——诸如“知名作家看某地采风活动”“走进某地知名作家、编辑采风行”等等而产生,命名上说得过去。二、这类散文有相似的写作范式和套路。走一走,看一看,沉吟半晌,出手成文。文本当中,一般会出现行走踪迹、人文资料的引用、自我遐想和思考等内容,行文结构上也大致如此。三、这类散文所写的内容关涉某地的社会经济、风土人情、历史人文等。用文学的方式来推介某地,邀约作家以笔为某地“代言”,此事并不新鲜。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宋,就有王勃代言滕王阁(据说王勃没去过滕王阁采风)、范仲淹代言岳阳楼等等。近几年一些地方邀约作家采风创作成为一股热潮,算是古事新做的有远见的文化雅事。四、尽管采风只是“深入生活”的方式,不决定文章优劣,但这类散文因采风意识而形成的较高辨识度,还是让“采风体散文”这一名称有了成立的合理性。

从以上提到的写作缘由、文章范式、内容、文体辨识度等方面来看,“采风体散文”这一概念大致可以成立。那么,如此这般在开阔的散文世界里切割一块区域出来加以命名和谈论,是画蛇添足般的巧立名目,还是确因这类散文具有了某种突出的美学共性而值得“拎”出来?我想,还是因为这类创作数量庞大的散文所表现出来的美学共性,让这种命名有了必要和价值。

什么是美学共性呢?拿王剑冰老师的散文《太姥山·白茶》(载2024年6月24日《中国艺术报·副刊》)来略作分析。《太姥山·白茶》是篇典型的“采风体散文”,王剑冰受邀到福鼎太姥山采风后,在太姥山诸多风物中择“白茶”这一切口来写太姥山——有人写太姥山的石头,有人写太姥山的山海之气等等——当是作者的细心之选。因为福鼎白茶名扬天下,而太姥山上的白茶别具特色。文章分四小节,第一小节写太姥山的独特气候环境,“海供养着山,山供养着茶”;第二小节写坐车去山上看“大荒茶”;第三小节写山顶品茶,如敬献神物,“品茶带有了哲性”;第四小节写晚间山下喝茶,喝“绿雪芽”,感悟如品“春的序章”。四小节均写“山”和“白茶”,始终被一明一暗两条叙事线贯穿,明的是采风的时间线:昨晚—今日—晚间;暗的是一位北方作家被南方的山、海、茶所带来的新鲜感和陌生化包围,写作灵感被刺激之后的细腻表达。这样,“采风体散文”便具有了新闻通讯的某些特质,即典型的时间性和在场感,同时也具有散文本来的艺术特质,即动人的新鲜感和陌生化。如果我们去读更多这类散文,会发现字里行间都散发出“行走的时间性和在场感”“新事物带来的新感觉和新发现”的气息,这种新闻体特性和散文纯粹性的结合物构成了“采风体散文”的美学共性。

古代著名诗评家钟嵘说:“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风力即文才、风骨,丹彩即辞藻、修辞。钟嵘以诗表现出的文才、风骨、辞彩,以及阅读的滋味和感染力为标准,将诗分为上、中、下三品。在笔者看来,与所有散文一样,“采风体散文”从写作过程和艺术水准角度来看也可分为下、中、上三品。

下品者,照搬文史资料,复制粘贴搜索文档,加上一点采风行踪描述,便大功告成。这种写作有完成任务之嫌。因为“采风体散文”属于命题或半命题写作,作家们写作时也把它当作“任务”来完成,“任务心理”会支配整个写作过程。当然,有的作家对某地“很有感觉”,文字水准也高,“任务”就会完成得很好,出好文章;有的作家文字水准不高,也不用心写,便会写出对不住读者的文章。

中品者,将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史志等资料理解消化,结合采风所见所闻,从一个或几个点切入,提炼出某种具有文学性的题旨,再加上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所成文章具备了钟嵘所说的“风力”和“丹彩”,但是在阅读的滋味和精神的感染力上稍显欠缺。此类文章乍一看不错,但恐怕是经不住二看、三看。因采风时间短暂,如果写作者缺乏深入的体悟,这类散文在艺术上易流于顺滑和缺乏难度,缺乏生活的质感和生命的痛感,于是便会在阅读的滋味上劲儿弱了点、在精神的感染力和征服力上软了点。

上品者总是稀少。要有独立的创造和全新的发现,自己的见识、感悟与地方经济社会、文史风情、采访见闻等自然地融合起来,做到钟嵘说的“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便是“采风体散文”之至也。

总的来说,“采风体散文”是一种散文新类别,对它的认识和思考可能是一个刚刚开始的课题。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