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理论周刊·文史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荔枝词》作者之谜

□本报记者 萧镇平

宝珠岩凉亭石柱上刻着对联“驰名宝珠瑞气多,载誉七子五登科”。

梳理漳州的千年文脉,只有一名文榜眼,即明朝的南靖人李贞,但是县志中对其的记载并不多,只知其“志行超群,文章振藻”,高中后参与编撰《四书五经性理大全》。仕途并不大顺利,因其不愿参与修佛书被贬为广东高州府教授,遂以此官终其身。

李贞为南靖县靖城镇九龙江畔的下割村(现属漳州高新区)人,当时靖城镇为南靖县治所在。他自幼天资聪慧,10岁时就能写出许多文章。据《南靖县志》记载,李贞于明永乐十三年乙未年(1415年)在陈循榜中高中第一甲第二名,即榜眼,成为漳州首个科举进入一甲之人。

关于李贞的登科,靖城当地传说其得益于在宝珠岩上认真读书。下割村地处九龙江畔,其上游江分两汊,中间形成一个小岛,岛上有个小山头,因山形如圆珠,又夹于镜山与磨石山之间,形如二龙抢珠,故称宝珠岩。宝珠岩有座周濂溪祠,由黄仁义所倡建,他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登科高中进士,官居余干县丞,是南靖县科举首个进士。黄仁义深感读书赶考的不易,为了助力家乡的教育事业,于是联合庠士卢遂、黄功等人率领各乡耆老,启禀县令杨通,蒙核准后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在宝珠岩兴建周濂溪祠并设立社学,供奉的宋代理学家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大家耳熟能详的《爱莲说》就是其创作的一篇散文。

据清乾隆版《南靖县志》记载,“祠以圆山五峰为屏障,榜眼大帽为藩篱,天马诸山,势如星拱,明灯继晷,如珠发炬,自此地多出科目”。明永乐九年(1411年)的辛卯科,李贞与同在周濂溪祠读书的赖清、江澄、张骥、卢闰等6名同学上省赴试,其中5人齐中举人,李贞和江澄又陆续高中进士。清乾隆版《南靖县志》记载:“时有‘宝珠瑞气多,七子五登科’之谣,洵连茹盛事也。”

入职翰林院后,李贞参与编辑《四书五经性理大全》,永乐皇帝十分赞赏。而后,朝廷要李贞编辑佛书,但他拒绝参加,惹恼了皇帝,被贬任广东高州府。对于李贞的经历,高州当地府志记载很少,只在“职官·教授”中记载了“李贞”的名字,甚至连籍贯都没标明,其中清光绪版《高州府志》记载李贞:“宣德间,翰林院编修,谪。”

倒是老家的县志记载多了一些,清乾隆版《南靖县志》还录有李贞《学宫古松》一诗:“萧条犹见典刑垂,铁干铜标迥自持。镇定转怜风劲后,孤清遥对月明时。危巢蔽日栖乌老,瑞骨留仙梦鹤知。几度宫墙鸣夜雨,凄凄如响壁间丝。”学宫就是古代的学校,这应该是李贞在高州府学教授任上所作的一首诗,从中不难看出他的失落与惆怅。清乾隆版《南靖县志》还记载李贞逝世于高州府学任上,归葬靖城镇林壁山,其后代定居高州府,子孙有不少登科发甲。

清乾隆版《南靖县志》又载入李贞的《荔枝词》七言诗共三首,其一:“满树笼笼尽紫烟,芙蓉花盛斗芳妍。若教粉黛还堪并,不道隋家有绛仙。”其二:“雪水新调赤玉盘,佳人剥落玉浆寒。缘何不语停纤手?留得殷勤并蒂看。”其三:“梧州四月火山红,南海丹时黄雀风。不及欧寮焦核好,也应馋杀葛仙翁。”

广西梧州荔枝以苍梧县沙头镇和藤县江口荔为代表,许多人经常会引用“梧州四月火山红,南海丹时黄雀风”赞美之。之前,大家普遍认为这句诗出自明万历进士陈翼飞的《荔枝词》,全诗为:“梧州四月火山红,南海丹时黄雀风。不及闽中焦核好,定应馋杀葛仙翁。”

陈翼飞为平和人,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进士,授宜兴知县,工诗,有《慧阁》《紫芝》等集。在清康熙版《平和县志》和乾隆版《南靖县志》等多个旧版县志中均有进士陈翼飞的记载,县志中也载入多首陈翼飞的诗,但并无这首《荔枝词》。

对比这两首《荔枝词》,只有区区几字不同,如陈翼飞版为“闽中”,而李贞版为“欧寮”,为平和、南靖两县前身南胜县县治所在地(现平和县南胜镇)的一座名山。

那么,这首诗到底是何人所作呢?“平和和南靖,以前同属古南胜县,两县的县志都有重合的地方,会不会是以前县志在传抄中出错了?”平和县文史学者黄武疆如是说。作者的真实身份,或许将继续成为一个谜。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