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第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动能更强 活力更足 底色更暖

福建于奋进中开新局

□本报记者 林侃 郑璜 储白珊

来自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913.86亿元,同比增长12.3%。各主要经济指标也持续回升,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1%、进出口总额增长39.1%、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增长17.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8%……

这组来之不易的亮眼数据,勾勒出“十四五”开局起步福建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清晰面貌,彰显福建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劲韧性;

这份令人振奋的“期中”成绩单,传达出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把党史学习教育引向深入,把“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引向深入的使命担当和昂扬斗志;

这是迈向现代化征程的强劲足音,展现出八闽儿女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的坚定信心和积极作为。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动能更强

走进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的超精密加工与检测实验室,一台台大型数控超精密抛光加工机器正在打磨高端光学镜头。实验室负责人唐秀娥告诉记者,企业正在持续攻坚,力争在超精密加工和组装技术上取得突破,攻克“米级”透射望远镜的技术难题。

正是在福光,3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寄望殷殷:“‘十四五’时期我们国家再往前走,必须靠创新……抓创新不问‘出身’,只要能为国家作出贡献,国家就会全力支持。”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着眼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福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科研、人才、资金等打出“组合拳”——

将“引进生”机制扩大到企业,遴选出两批共43个产业领军团队,着眼于攻克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海洋高新等领域的“卡脖子”技术;实施龙头企业“培优扶强”、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专项行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实施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行动,对符合条件的省重点技改项目贷款给予最长为期3年年化2%的贴息……

立体施策,激活创新发展的“一池春水”;澎湃动能,在各行各业加速涌现。

省冶金控股在攻关“卡脖子”技术上取得突破,权属企业厦门金鹭自主研发的汽车曲轴加工用异形刀具整体解决方案,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厦钨贝思科公司生产的高性能陶瓷电容器用介电材料,实现了高端钛酸钡粉的进口替代。创新带来效益,上半年公司累计实现利润总额66.37亿元,超过去年全年。

数据显示,上半年,我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达33.7%,两年平均增长16.7%,强势带动我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6%。

当前,我省正紧抓科技创新,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

省委书记尹力指出,福建重点要把“数字福建”、海上福州和生态省建设等战略持续做实做成,做好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三篇大文章。

(下转第七版) (上接第一版)

数字经济动能澎湃——4月,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我省对接数字经济项目523个,总投资达3188亿元;295家企业入围2021年度福建数字经济领域“独角兽”和“瞪羚”企业名单,比上年增长2.3倍;峰会平台效应加速显现,数字化建设作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战略工程全速推进。

海洋经济方兴未艾——6月,第十九届海创会上,船舶集团的“福鲍1号”、“探索2号”、227米深海采矿船等首制、创新产品,投资集团投资建设的“渔光互补”项目,港口集团展示的全省港口一体化整合成果,无不凸显福建海洋经济的活力。5月出台《加快建设“海上福建”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梳理提出328项总投资近万亿元的海洋经济重大项目,“海上福建”加快建设。

绿色经济蓬勃发展——上半年全省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3.19万辆,“电动福建”驶入快车道;今年以来全面启动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212”工程,乡村特色产业正向适宜区集中、向产业园区集聚;一批海上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加快建设,碳中和项目、碳汇交易市场等正加速生成,持续推动我省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优化。

融入新发展格局,活力更足

7月上旬,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厦门东渡海关申报出口960个总值达数千万元人民币的储能锂离子电池包,在该关监管下采用“抵港直装”物流模式,从工厂直通船边,并通过“丝路海运”快捷航线前往越南胡志明港。

2018年12月,立足福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定位,以互联互通建设为先导,促进经贸繁荣的“丝路海运”开行。目前联盟成员已超过200家,命名航线已达72条,通达全球约60个港口,源源不断向世界各处输送货物。

今年上半年,“丝路海运”成绩一路飘红:全国72条航线共开行1418个航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3.52万标箱,同比增长超过20%。

“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交给福建的“考题”之一。

作为最早开放的省份之一,如今福建又叠加了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海丝核心区、综合实验区等多重身份。在开放型经济上走前头,福建责无旁贷。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之下,省委书记尹力要求全省党员干部更加清晰认识到蕴含的重大机遇,更加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态势,更加明确在积极服务并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

畅通经济循环。2月,省委省政府从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等方面发力,出台《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实施方案》。

深挖内需潜力。我省从完善投资促进机制、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改革实招。

推动高水平开放。全国自贸区已推出的278项制度创新成果中福建占了41项,“丝路海运”等“海丝”核心区建设重大工程走深走实。

6月,一天之内,两场盛会在省会福州接连举行。

民营企业发展大会,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在全省上下激发创新活力、点燃创业激情、掀起创造热潮,推动我省“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民营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同日,以“创新发展与资本赋能”为主题的资本市场对接大会举行,重大合作项目集体签约,总金额超5000亿元,助力高端产业、创新产业在闽集聚。

资本总是偏爱营商环境有比较优势的地区。6月,《福建省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出台,汇集211条“放管服”改革新举措,直面痛点难点堵点。

企业开办是市场主体设立的第一道关口,是营商环境是否优化的直接体现。目前,全省企业开办时间从2018年底的平均8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居全国先进水平。

市场环境好,企业信心足。在去年全省新设市场主体数量逆势大幅增长40.36%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又同比增长150.67%,成为福建营商环境逐步提升的力证。

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激发了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活力,打造了招商引资的“强磁场”。

数据显示,上半年,福建实现外贸进出口8599.6亿元,同比增长39.1%。其中,出口5038.9亿元,增长37.9%;进口3560.7亿元,增长40.7%,整体进出口复苏水平已超过疫情防控前;实际使用外资24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8%,完成目标任务65.3%,圆满完成“双过半”任务。刚刚落幕的国际招商引资大会,签约项目投资总额1057亿元……

创造高品质生活,底色更暖

6月16日,福州滨海新城。福州患者陈先生在间隔27年后,又接受了一次复杂的脑肿瘤手术。

两次手术的主刀医生都是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周良辅。不同的是,27年前陈先生要去上海,这次在“家门口”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就完成了治疗。

今年上半年,包括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在内,共有5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福州、厦门、泉州等市落地,其中4家现已开诊。目前全省已有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数量居全国第一。截至6月底,省级医疗卫生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8.65亿元,年度投资完成比例为67.85%。

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深情寄语福建“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殷殷嘱托,八闽儿女心中牢记。新发展阶段下的民生攻坚,福建聚焦关键领域,精准发力,以深化改革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

7月17日,教育部、福建省政府在福州签署共同推进福建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省正在进一步扩大基础教育学位资源,支持18所幼儿园项目建设;遴选出305所义务教育学校纳入项目储备库管理,目前开工18个项目,已完成投资1.08亿元。

今年以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蓬勃展开。我省梳理2.3万个事项,至6月下旬已办结1.2万项,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以最全面的措施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以最快的速度全面推进疫苗接种,福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为经济社会恢复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大力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全省医共体建设实现县域全覆盖,在全国首创医保“家庭共济”,试点家庭病床服务基层患者,让医改红利更多更好惠及百姓。

出台《促进居民增收行动计划》,从今年起连续五年统筹5000万元创业支持资金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发展,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福建省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正式投入使用,积极引导各地建设长者食堂等老年人助餐点。目前,全省已建成老年人助餐点338个,规范化建设数达299个,养老服务供给质效进一步提升。

……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19元,同比增长12.8%。其中,城镇居民27665元,同比增长11.5%;农村居民11179元,同比增长16.7%。

可喜成绩,更添福建高质量发展动力。6月12日,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推动优秀八闽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5天后,我省出台《福建省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明确至2025年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要达国家要求的65%以上,设施稳定运行率达90%以上,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这几天,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在福州举行,中外嘉宾登上镇海楼,穿行坊巷间,漫步古厝里,观美景、赏闽剧、品茉莉,感受千年古都的文化底蕴,感受福建宜居宜业的清新魅力,更感受福建生机勃勃的发展活力。

“十四五”开局之年,福建起步步稳疾蹄;下半程,发展后劲强劲。上半年两批次462个、总投资4194亿元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布局推进产业项目、民生项目。对标新目标、新要求、新任务,福建正于奋进高质量发展中创新不止,在创造高品质生活路上奋力前行。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