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经济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手记

推动地标跨界融合发展

□本报记者 林智岚

正山小种、福州茉莉花茶、福鼎白茶、罗源秀珍菇、桐江鲈鱼……资源丰富的八闽大地,几乎每个县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地理标志产品。但是,不少地标产品在品牌意识、宣传保护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要充分发挥地理标志的品牌效应,还需努力构建地标产业化体系和品牌培育保护机制,并实现跨界融合发展。

摆在第一位的,就是要开展优势地理标志产业培育,以生态化、特色化、品牌化为引领,聚焦各地特色产业,促进地理标志运用,创建若干地理标志产业创业示范基地,探索地理标志与专利、商标等多类型知识产权协同运用支撑产业区域创新发展的机制。

与此同时,要逐渐建立地理标志品牌培育保护、授权许可、质量安全、标准认证、追溯信用、宣传推广、经费保障等基本制度体系。开展优势地理标志产业培育,健全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建立以龙头企业等为主导的行业协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引领作用。

在此基础上,要推动地理标志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倡导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地理标志与互联网、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生态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探索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群体、扩大产业覆盖、增强产业韧性的有效路径;将特色农业与生态旅游有机结合,发展与地理标志产品相关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扶持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定制农业。深挖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创建一批地理标志文化旅游基地;积极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和周边产品,提高地标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拓展增收空间。

总之,只有让地理标志切实植根产业,才能真正赋能产业,促进我省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