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记者手记

给科普工作者“正名”

□本报记者 李珂

《福建省“十四五”科普事业发展规划》提出,推动建立科普业绩进入科研业绩考核、职称评聘指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等工作机制。长期以来,科普工作者职称评价体系、激励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人才是第一资源。新时代科普作为创新发展的“一翼”,离不开科普人才队伍的壮大。“闽江科学传播学者”组建6年来,包括谢华安在内的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受聘,深入各地开展科普讲座等活动,全省有10多万名科普信息员、科普志愿者活跃在基层一线。

科研人员做科普,有着“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先天优势。在我省,虽然越来越多单位和科研人员意识到科普的重要性,但出于时间、能力、经费、考评、舆论等方面考虑,参与科普工作的人数还不多,科研人员做科普存在“不愿、不屑、不敢、不擅长”的窘境。

要让更多的人积极参与科普工作,就必然要解决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此次《规划》提出,完善科普人才培养、使用和评价制度,推动开展科普专业职称评审,畅通科普工作者职业发展通道,并鼓励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建立科普专项荣誉。

给予科普工作更高的定位、在考核中为科普工作设立“加分项”等政策,这是一个既符合科普人员关切又能解决他们职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这一制度安排的有力举措,不仅能够为科普工作者“正名”,增加其获得感,也必将有助于从根本上稳定科普人才队伍、提升科普人才队伍的素质、增强科普人才队伍创新活力,激发各行各业对科普工作的认同和重视。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