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深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记者手记

保留“火种” 仰望星空

□本报记者 苏益纯

氢,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早在1920年,氢经济的概念就被提出。上世纪90年代初,丰田等车企开始投资氢燃料电池等相关技术领域。

根据全球氢能权威组织国际氢能委员会的预测,到2050年,氢能将占全球能源需求的18%,市场规模将达到2.5万亿美元。氢能的普及将助力每年减少60亿吨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并同时创造超过3000万个就业岗位。

然而,这些年来氢能源的发展比较缓慢,氢能距离真正的商业化还有些距离。关键卡点,还是在氢的制备、运输、储存等环节。目前,氢能源的产业链很长,而且每个环节都有很多种技术方案,产业难以形成合力。但好处是,探索的广度依然足够大。

得益于全球减碳行动和中国“双碳”战略实施,新能源行业高速发展,发展空间巨大,商用车新能源化浪潮汹涌而来。一大批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正在蓬勃兴起,能源领域科技创新正在实现从“跟跑、并跑”向“创新、主导”加速转变。

不管是风电、光伏,抑或是氢能、潮汐能、生物质新能源,都有探索发展的必要性。留一小部分空间给那些现在看来不太“强壮”的新能源路径,也就保留了一些“火种”,待到那条路径豁然开朗的时候,就能切换过去。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氢能源汽车是个不错的赛道。传统燃油车时代,汽车产业的格局基本以六大国有汽车厂商为核心,格局很难改变。但是,氢能源汽车来了,这就给地方重新入局的机会。于是,各地铆足干劲加入“造车大军”。毕竟培育出一个新能源汽车品牌,不但能带动经济增长,又符合制造业转型、绿色发展战略。

近些年,各地密集出台氢能产业规划,形成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随着氢燃料技术不断突破,储藏运输的成本逐渐降低,加之规模化投运带来的降本增效,氢能源汽车将能够很快发展至技术与市场驱动阶段,形成扩张内驱力。

产品的竞争力在于每一次的极致努力,哪怕细微的提升,其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今天努力探索氢能源汽车产业的企业,勇气可嘉,尽管冒着一定风险,但它们也一样拥有更高收益的可能性——一旦那条路径上的创新和应用大幅降低成本,它们就拥有了氢燃料能源市场的先发优势。

这,是一种可贵的尝试。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