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深读 上一版   
上一篇

产业布局须精准发力

——访厦门生物医药港总经理李晔

□本报记者 游笑春

产业发展的逻辑,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

经历前几年的高速增长,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明显进入调整期。

生物医药产业的特点,在于重人才、重技术、重资金,是一个长周期过程,需有耐力、定力和毅力。

增长逻辑的改变,需要新的思考、新的方向、新的布局。

李晔认为,福建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无论产业规模还是科技水平,与长三角、京津、珠三角等生物医药产业高地相比,总体上有着明显的差距,只能在差异化发展、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方面下功夫。

精准发力,要在特色领域上争取在一些细分市场形成优势,形成“错位发展”,而不是“对标跟随”。

精准发力,要在空间集聚上进一步做强做大核心园区,而不是遍地开花、一哄而上。

精准发力,要长期坚持自主培育本土企业,而不能急功近利。要着眼于创新成果转化,做新品做增量,而不是传统加工业式的“产能搬家”。

以海沧为例,产业园区内占大多数的,是初创型、创新型小微企业;已形成的骨干企业,基本都是从本土初创企业逐步培育壮大而形成的,而这不是短期内可以达成的。

前几年的爆发式增长,无一不是来自经历了长期培育、积累了发展动能的企业。今后的发展,也要着力于继续培育和壮大这些创新型小微企业。

“行业龙头”“百强企业”只能来自自主培育,靠“招商引资”是引不来的。即使能够引进国内外头部企业设立项目,也需要持续的政策和服务支持,才能把落地的项目做大。

因此,既不要因为之前生物医药产业爆发而头脑发热、盲目追捧,也不要为目前的短期波动而纠结。

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需要以清醒的头脑,平心静气、一如既往地做好长期、具体的工作。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