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深读 上一版   
上一篇

记者手记

科企合作模式,探索无止境

□本报记者 张辉

企业既是生产经营的主体,也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但当前,我国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参差不齐。尤其是农业企业,小、散、弱居多,缺资金、少人才,科研投入不足,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现阶段,科研院所、高校依然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科企协作,是解决农业科技创新资源有效供给的重要途径。

但不容忽视的现状是,农业科技供需之间脱节严重,也就是所谓的科技与产业“两张皮”现象。直观的表现是,不少农业科技成果为论文、职称服务,而非为产业服务,以至于转化率低下,大多数成果难以真正走出实验室。

要打破这一局面,应当引导科研人员走出“象牙塔”,走进企业,走近市场,在农业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中,做真正有用的科研,让创新链无缝衔接上产业链。

这就需要搭建全新的产学研协作平台,探索全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在这个过程中,科技界与产业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朝着共同的目标,合力破解产业技术难题。同时,助力企业加快培育人才队伍,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使之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建设农业产业研究院,是福建深化农业产学研协作的最新尝试。以往,农业企业与涉农科研机构、高校之间不乏互动合作。但传统的互动合作往往是单向的、输血式的。最常见的方式是,企业一次性向科研人员购买已有的技术成果与服务。那些尚无现成解决方案的共性或关键技术难题,则长期悬而未决。至于各种名目的产业联盟、战略合作,则大多是松散型的合作关系,甚至流于形式,产学研之间很难真正持续碰撞出火花。

科企共建农业产业研究院的初衷,不仅仅是要让产学研各方走到一起结成“亲家”,还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优化现行评价体系、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让科研人员真正敢于走出实验室,沉到企业中去,融入产业链,与企业成为目标统一、行动一致的“合伙人”。

目前,科企共建农业产业研究院的模式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特别是跟工业领域更加成熟的产学研协作实践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新问题要解决。比如,农业企业普遍实力有限,但科学研究又需要长期持续的高昂投入,除了争取更大的政策支持力度,如何创新农业科技投融资模式,引入金融资源、社会资本,是做大做强农业产业研究院的应有之义。

此外,如何开放办院,引导更多力量参与共建,并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如何通过要素流转、市场推广,让产业研究院创造的科技成果实现高价值转化?如何通过股权期权合作等方式,让科研人员与企业之间真正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都是优化深化农业产学研协作,不得不直面的课题。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