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青年创客在这里放飞梦想

□本报记者 林辉 通讯员 许华森 文/图

大学生创业者经常在一起点评新作品,切磋陶艺技巧,交流创作心得。

夜晚最适合创作,曾龙凤伴着灯光静静地给作品上彩。

郑声良点上火折子引燃柴火,窑炉需持续燃烧数天,来不得半点马虎。

张宝玲仔细打量自己设计的柴烧小摆件。

在泥视界陶瓷公司,企业负责人李辉熠(左)与大学生探讨如何把控产品质量。

杨树振专注于设计新作品,不受约束的自然美,吸引他在现代柴烧艺术上越走越远。

方丽华在直播带货,面前铺满艳丽的陶瓷作品。

更多内容 扫码读图

编者按

       又到一年毕业季,你找到工作了吗?如果你恰好学陶艺专业,不妨来“千年瓷都”德化,这块古老而年轻的热土,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前来追寻自己的创业之梦,他们分享经验、共同成长,让理想照进现实,也让“千年瓷都”焕发青春活力。我们一起去看看!


在德化县浔中镇石鼓村,有个“三创园”大学生人才创作基地,是泉州市政府支持建设的创新创业创造园区之一,由德化县、浔中镇联合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共同打造,于2021年7月投入使用。“三创园”吸引了来自省内外陶艺专业的众多大学毕业生前来创作创业,目前已遴选29家入驻项目,由29位老师带领107位优秀毕业生开展创业实践。

近日,记者走进“三创园”。一间间工作室里,创客们朝气蓬勃、活力四射,忙着打拼属于自己的事业,年轻的笑脸与充满奇思妙想的瓷器相辉映,焕发无限魅力。

“我是去年来的。这里有很多大学生的作品,在线上有很大的市场。”德化懿仙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光海说,他的公司主要做直播带货,将大学生的作品通过线上销售出去。“德化的创业环境很好,既有补贴贷款,又有好的平台,还有很多创业伙伴。我想把这份爱好一直做下去,努力传承德化陶瓷文化。”

隔壁的工作室里,来自成都的大学毕业生刘月正在直播,通过手机摄像头向网友展示刚刚出窑的釉上彩陶瓷茶杯。

柴烧陶瓷的釉色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烧窑时柴火产生的木灰附着在坯体上,再经上千摄氏度的高温化釉,使得每一件出窑的作品烧成效果都不一样,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

柴烧窑辛苦吗?当然!严寒酷暑,夜以继日,尤其是炎炎夏日要经受炼狱般炙烤。

“装窑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素坯的摆放位置要恰到好处,还需考虑火的走向,预留观火口,再封窑门、填堵缝隙。”正在装窑的陈泷说,每次柴烧都是一个辛苦准备的过程。点火开始时,众人点上火折子轮番上阵。待火引燃后,就是几十个小时的轮班守窑,窑炉需持续燃烧数天,来不得半点马虎。

创业虽艰辛,但是这些年轻人在“三创园”找到了梦想的孵化器。

坐落于“三创园”的山象柴烧陶瓷工作室,成了切磋技艺的一个平台。每个月大家会集到这里,拿出自己辛苦创作的瓷器作品,交流创作体会,一起品茗、赏作、论学,用年轻人特有的轻松与真挚碰撞出更多的灵感火花。

德化以“三创园”为依托,在电商产业园、新秀园、工艺美院、科技园等园区及顺美、泥视界等企业,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孵化基地,搭建培训、孵化、创业“一条龙”服务平台,为德化陶瓷产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全产业链技术技能人才。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