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潮声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纸上乡愁 家国情怀

□刘益清

在比海波更浩渺的远方,是儿时的故乡。

在比远山更遥远的唐山,是祖辈代代居住守望的家园。

面海而兴的福建,自古扬帆逐浪,谱写了一页页向海外拓荒谋生发展的迁移史、移民史。

若从南岛语族自华南向南太平洋、印度洋迁徙算起,福建人向海外拓展的历史,至少已逾五千年,和中华文明的发展一样悠久。

由于耕地面积少、人口增长快,“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发展空间受限。明清以来,闽人下南洋,远赴海外谋生创业,掀起几次高潮。至今,居住世界各地的闽籍华侨华人,总数达1580多万人。可以说,世界上有海水的地方,就有福建人,这不是诗意的描述,而是客观上的事实。

福建人离乡背土,在迁入地辛苦创业,但心里总念念不忘家乡,不忘祖国。他们把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流露笔端,写进纸笺,成了跨山越海的家书。同时,他们赚了钱,总会寄回老家,回报亲人,随汇款寄回的,还有侨汇信物。这些来自海外的家书和信物,就是承载独特乡愁的侨批,被称为“海丝遗珍”。

侨批承载的,不只是浓浓乡愁,更折射出深切宝贵的家国情怀,是中华文化蕴就的奇珍。

书信是中华文化中一种独特的表现体式,一种承载私人信息与情感的载体。在古代中国,书信表现的浪漫情怀,是今人难以比拟的。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报、电话、手机短信、微信、视频,为人类的交流提供了更快捷更方便也更丰富多彩的交流工具,但书信浓缩的主体感情浓度、纯度与思想厚度,是网络时代的交流工具难以企及的,书信艺术之美,也是微信等难望其项背的。所以,如今生活在快节奏中的人们,仍然怀念书信的慢时代,怀念驿寄梅花、鱼传尺素、雁足传书式的真情与浪漫,怀念车马慢时光沉淀的纯真。

云山漫漫,海波万里。从沐浴椰风热雨的南洋诸岛,寄抵八闽故乡的侨批,记录了福建人在海外筚路蓝缕的奋斗故事、细节和感受,记录了所在地的风俗风情,寄托了对亲人的相思和对祖国的眷恋。

书信是人类在迁移、流动中仍保持亲密交流的纽带,是倾诉感情的信物。古代的书信,有的写在竹片上,叫竹简;有的以丝绸书之,叫帛书;有的寥寥数行,称为尺牍。在战乱年代,写信人寄给亲人音讯,素有竹报平安的说法,杜甫在安史之乱中写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就真切表达了动乱时一信难得的心情。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伏尔泰都曾用书信这种体裁,创作了不朽的经典作品,如卢梭的《新爱洛绮丝》,就是一部伟大的书信体小说。

中国人是一个极重感情的民族,迁移海外的华人华侨,自然而然将其思想感情倾注在一纸跨海越洋的家信中,从而使那些保存至今的华侨家书,更具中华文化的色彩、中国情感的因子。这些沐过海风熏过海水味的侨批,别具中华文化的价值,值得收藏研究,并展示给后代子孙,让他们从中窥见、感受先人曾经艰难的创业历程和对民族文化民族感情的坚守,代代传承深沉的爱国爱乡基因。

从前,侨批是一封家书,是几许银两。它伴着海丝路上飘扬的船帆跨过大山,它随着海外游子不朽的乡愁越过大海。如今,侨批是海丝记忆,是文化传承。它讲述了中国人勇于开拓、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它传递着海外华侨恪守信义、反哺桑梓的赤子情怀。

作为一种承载特殊记忆的家书与汇款信物,侨批的价值日益彰显,亦日渐为世人认可。2013年6月,侨批档案成功申遗,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成为福建省首个入选世界记忆遗产的项目。今年是侨批申遗十周年,也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十周年,在两个“十周年”之际,面对代表数百年华侨华人精神遗产的侨批,我们应该更多思考如何更好保护这样的精神遗产,如何在更好展陈这种精神遗产的过程中,进一步服务新时代的文化建设,提升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厚植国人的家国情怀。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