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深读 上一版   
上一篇

记者手记

让优质教育资源动起来

本报记者 马丹凤

沙县义务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词是:流动。

人口的流动伴生着大量学生的留守状态和乡镇学校的凋敝,但爱与关注从四面八方流向那些渴望被看见、被安抚、被重视的心灵;优秀的教师、完善的设备、先进的教学理念从城区流向乡镇。更微观的层面,流动发生在一个留守儿童内心与外化表现的变化中,发生在一个老师在城区与乡镇间穿梭的脚步下,发生在教育局局长从面上无光到扬眉吐气的成就感里。

现正值暑期,许多留守儿童暂时变更留守状态,到父母在外地的小吃店里去了。此时,沙县小吃遍布全国,沙县孩子遍布全国,那么,沙县教改的流动又怎会局限在一方天地?

风从海边吹到山区,晋江市实验小学的学科项目式学习、“5G+专递课堂”等管理、教学、科研、德育改革实践经验,流向沙县区金沙第二小学;专列从上海通往三明,杨浦区、松江区等地先进的理念、人才、技术等,也正流向沙县各中小学的课堂。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处于资源弱势的乡镇学校,留守儿童的存在并将长期存在等,是如山的事实。而改革,不一定要夷高山为平地,也能引绿水绕青山。流动而非固化的优质教育资源就是那盘活荒山的一泓清泉。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