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厦门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2023翔安“人才·CHUANG·嘉年华”盛大开幕,一流营商环境吸引广大青年才俊纷至沓来——

引才聚才 共谋未来

本报记者 陈挺 通讯员 叶晓菲 林李育 洪晨 文/图

火热异常的人才嘉年华活动现场

夜幕下的活动现场,人流涌动。

翔安建区20周年人才嘉年华活动现场

梧高凤至,花香蝶来。近年来,厦门市翔安区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吸引五湖四海青年俊杰纷至沓来。8月5日—6日,以“2023厦门人才服务月”为契机,2023翔安“人才·CHUANG·嘉年华”在首创奥特莱斯开幕。

这是一场集市经济与人才服务的创新探索,这是一次发展环境和文旅资源的对外输出,这是一番人才识别和未来憧憬的双向奔赴。

活动由厦门市委人才办指导,翔安区委人才办、区委组织部、区文旅局、区商务局主办,集结28家闽南特色美食品牌和两岸文创品牌,集合大批时尚文化和潮流音乐元素的整场派对,搭建平等对话、真实协作、自我展示的互动平台,为人才提供自由发挥的天地,“人才·CHUANG·嘉年华”品牌活动将翔安的多元、包容发挥到极致,以新潮有趣的活动形式吸引广大青年人才汇集翔安,共谋未来。

打开联通未来的“窗”口,放心大胆去“闯”,开“创”不设限的人生。本次活动,“窗”“闯”“创”三个关键字颇具深意。

引才:“窗”口聚人气

翔安,作为目前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之一,一批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纷纷落地:新机场正加速建设,翔安大桥全面通车,新体育中心、新会展中心相继投用,CBA全明星周末火热上演,世界田联钻石联赛厦门站定档9月。

翔安,是年轻人拼搏闯荡的天地,创造并实现梦想的舞台——

多元文化共融的发展环境,高校云集氛围浓厚的学术环境,让落户翔安、深耕翔安的年轻人对未来充满向往。

“一条条新路、一座座新城、一栋栋地标、一片片园区,这是翔安最吸引我们的地方,感觉到身边有越来越多的新翔安人落户。”厦门市“双百人才”、厦门绩牛软件技术有限公司CEO洪荣集说。

洪荣集表示,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兴业、定居,这是由好的投资和居住环境决定的。他于2018年开始创业,“区里对科技型创新企业重点关注,工信局、发改局出台的一系列补助和税返优惠政策,让我们免去了很多后顾之忧,可以专注企业发展,也才有了这几年的快速增长”。

聚才:“闯”劲拓天地

在本次嘉年华的活动现场,有一个“大人才观”的互动环节特别有意思,通过引导来宾选择符合自我认知的身份卡,印证自身人才身份,培养人才自我觉察能力,探寻人才发展新价值,发掘人才实践新可能。

主办方说,设置这样的创意关卡,意在吸引大批有前瞻视野和先行力的青年人才关注翔安、汇聚翔安,涵养翔安人才生态。吸引更多有才华的年轻人扎根,是城区保持活力、保障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近年来,在做精做优人才服务方面,翔安区委组织部“闯”字当先,始终坚持高品质服务引领,推动招商引才同步联动、同频共振,在引进“高精尖缺”人才的同时,充分包容人才个性差异,让他们在翔安这个人才区域高地多元化成长发展,施展才华,展现抱负。

在具体操作上,着重搭建创新平台,优化人才服务体系。一方面优化人才服务窗口;一方面构建综合保障体系,围绕招商引资、公共资源、生活配套等三大服务板块,发动人才工作成员单位深入摸底调研,掌握人才急难愁盼问题,构建人才服务共同体。

在活动现场的“创享未来翔安建区20周年许愿墙”上,来宾参与许愿或拍照打卡,写下对未来发展的心愿及对翔安发展的期许——

厦门联合呼吸健康研究院办公室主任罗佳在许愿墙上这样留言:翔安最好的一点是,会时刻跟进我们人才的需求,动态去调整、去改进,这么优越的营商环境,会让越来越多人愿意定居在翔安,扎根在翔安。

这是对翔安引才、聚才、留才政策最好、最真诚的认可。

留才:“创”新谋未来

如何在引才聚才方面创新发展,让英才选择这片热土?翔安不乏大量的成功先例,翔安教育集团就是其中之一。当年,翔安大胆打破体制机制束缚,果断成立教育集团,管、办、评分离的管理体制,为补齐学前教育短板迅速打开一片天。

这次人才活动更给出全新的思路——结合集市经济与人才服务,进行创新探索。翔安区委组织部负责人说,此次活动以人才服务月为契机,集合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立足多维度、多元化、多功能组合,变单一活动为综合性的嘉年华盛宴,力求达到引流聚才的多重效果。

翔安区拔尖人才、翔安区实验幼儿园园长林琳说:“翔安的人才政策非常好,我自己就是其中的受益者。这样的活动形式也很好,聚集更多人气、商气,让翔安显得活力十足,可以聚拢更多的年轻人来到翔安。”

下一步,翔安区将以“爱才的实意、引才的实干、聚才的实效”,积极提供最优的人才服务,让更多的青年人才在这片“宜居宜业、近悦远来”的土地上,既能埋头创新创业,也能抬头仰望星空。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