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科教/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以属于农人的方式“耕作”文学

□本报通讯员 林生钟

“稻秆捆秧,父抱子;筷子夹笋,爷揽孙……”大田农民剧作家范宜洪日前完成了新作《会元田一俊》,正忙着将剧本交给文友们讨论。剧中的台词在“土味”中透着一股俏皮,显示作者的多面人生和不俗经历。

广读史料 用本土故事创作戏剧

“大田是闽中戏曲之乡,流传的剧种多,积淀深厚,内容和表演形式群众喜闻乐见。”说起大田民间戏曲文化,67岁的范宜洪头头是道。这位来自均溪镇宋京村的农民,高中毕业后曾当过赤脚医生、民办教师,现在经营家庭农场。他喜欢阅读和收集民间故事,之前已编写了《孝道传人》《侠士华古传》《田琯传奇》等古装戏剧剧本,结集为《古装戏剧本专集》出版。2015年,范宜洪出版了散文集《人生有道》,并加入了福建省作家协会。

《大田县志》记载,明隆庆年间,礼部侍郎田一俊将大腔戏班带回家乡大田演出。田一俊,就是范宜洪笔下的主人公。他是大田在明代建县后的首位进士,隆庆二年(1568年)会试第一,世称“会元公”。田一俊官至礼部左侍郎,掌管翰林院并出任帝师,他为官清廉,“褆身严苦,家无赢赀”,在担任翰林院庶吉士时奉命出使淮藩,藩王馈赠礼品一概不受。皇帝赞他“耿介之姿,渊醇之学……辟雍育士,造德如林,载笔以奉校雠,横经而输启沃”。

由田一俊引入的大腔戏,在大田一直深受欢迎,清嘉庆、道光年间,全县已发展有戏班30多个。到清咸丰年间,小腔戏又逐步替代了大腔戏。时至今日,大田城乡各地传统节日庆典,主办方仍然盛行请戏班助兴。宋京村就保留有汉剧团,范宜洪的哥哥还是剧团“小弟班”小生。受家人熏陶,范宜洪自幼喜欢戏曲,当民办教师时就曾把《明传奇故事》改编成剧本。

为了写好田一俊的故事,范宜洪广泛查阅《田氏族谱》《大田文史资料》《张居正大传》等史料,并大量采用乡间俚语,使对话诙谐、比喻形象。他的新作受到田氏族人的重视,目前剧本已经修改了三稿。

真情投入 将人生况味付诸笔端

范宜洪说,戏曲演出传播广,在农村地区影响力大,如果把文学故事搬到舞台上,传统文化就更接地气。

“梅林村决定在今年重阳节试演我编剧的《田琯传奇》,排练和演出任务交给我们村的汉剧团。”这让他十分期待。

田琯是田一俊的堂叔,明隆庆五年(1571年)考中进士,在江苏吴县和浙江新昌知县任上积极治理水患,为百姓所称颂。后来他被提拔为江西南康知府、云南兵备副使等职,诰封文林郎、承德郎、中宪大夫、中议大夫。

像这样鲜为人知的本土历史人物,反而是范宜洪创作的最爱。“人生经历了许多曲折,老人若不把故事传承下来,后辈就可能不懂得做人。”他说。

因为历史原因,范宜洪少时求学并不顺畅,回家放羊、放牛和养鸭子的日子里,唯一感兴趣的事只有买书和读书,爱书的习惯一直持续到成年以后。文学、历史、医学、农技……广泛的阅读,令他积累了许多知识和乡土素材。古装戏剧本《孝道传人》,他足足写了18个月;《田琯传奇》故事曲折迂回,其间充满悲喜欢愁,读来回味无穷。

“这些‘小’故事也可以讲述‘大’道理。将人生况味以文字的形式留下来,只要对人有益,我就不妨尝试一番。”范宜洪说,虽然自己告别讲坛后回归“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但始终没有放弃阅读、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热爱。

“在文学被边缘化的当下,在小县城里从事剧本创作的人已少之又少。老范却不忘初心,让文学陪伴晴耕雨读的日子,真情投入、用心创作,为传承弘扬地方戏曲文化而倾力奉献。这着实令人敬佩。”三明本土作家颜全飚感慨地说,范宜洪像树上的一枚果子,酿造出甜蜜醇酽的美酒,以属于农人的独特方式“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