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远去的风帆

周 琦

借着夕阳的微光来到石湖码头,海湾对面的泉州港已是灯火辉煌,正在海上作业的巨轮上人影幢幢,高铁和高速公路两条并肩的跨海大桥正紧张地施工。与对面的繁忙相比,海湾的这一侧倒显得些许寂寥些许落寞。

漫步在长长石板铺就的栈桥,每一块条石上都烙印着岁月的沧桑、镌刻着年轮的更迭。这条将陆地与海上礁石连成一体的通济栈桥,已经有千余年的历史了。从唐朝至今,不知道有多少当地物产从这儿装船启航,运往遥远的海外;也不知道有多少各国的奇珍异宝紧俏商品,从这儿登岸运往繁华的京城,运向各个兴隆的商号。

石板栈道的尽头,几块天然的礁石横亘在海面,与栈道形成了“T”字形结构。涨潮时礁石仅有上部的三分之一裸露在水面,而落潮时不仅整个礁石,就连下方的滩涂也一览无余。沿着通济桥来到礁石上时,正是落潮时分,因此礁石的整个形状尽收眼底。两块巨大礁石相互并连有10余米长,先人们利用这块得天独厚的礁石在海面上建起了一个天然码头,粗粝的礁石上依然可以清晰地看见一行行开凿出来的石阶,从顶端直达浅滩。在礁石向海一面的垂落处,人们还创造性地向里凿刻出一个小窝,外侧并没有凿透,而是留下一个把手,形成了一个系挂海船缆绳的拴缆孔。毕竟拴缆孔凿刻不便,费时费工,因此在礁石上还有几处系缆桩,海船靠泊时,船上的缆绳便可系挂在这石桩上。

石湖码头位于晋江市石湖村,据史籍记载,码头始建于唐朝开元八年(720年),主持建造的人名为林銮,因此乡民们更愿意亲切地称之为林銮渡。古代交通不便,商贸往来多靠水运,林銮渡的建成给当地百姓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有了码头,航运逐渐发达,从林銮渡启航的远洋货船,通往东南亚一带,更远的甚至到达欧洲、非洲。当时的交易方式多为以货易货,从这里运出的有瓷器、茶叶和丝绸,交换回来的则有香料、金器、染料等。朝廷对连通海外的港口十分重视,早在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至1077年)便在石湖设立巡检寨,派官兵125人驻扎巡守。南宋嘉定年间(公元1217至1219年)真德秀出任泉州太守,对泉州港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他扩修石湖寨城,增加水兵编制,同时巡视海防、整顿吏治、清剿海匪、减免关税,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泉州港的海外贸易。

除了这礁石码头之外,在林銮古渡还有一些保存完好的文物。通济栈道尽头的海滨有一座小小的庙宇,称为“英烈侯宫”。早在10世纪时,有位名为张悃的将军驻守在海港,与官兵一道巡守海疆,屡次打败贼寇,保境安民。张悃被封为“青山王”,部下被封为“英烈侯”,当地百姓为感其德,建庙以资祭祀,至今逢年过节百姓依然敬香祭拜。“英烈侯宫”的旁边立有一尊“再借亭”,明朝时江西人曾樱在泉州任职,主司海防事务,殚精竭虑恪尽职守,为保一方平安立下汗马功劳。任期满后要调往他处,百姓向上峰请求再次借用他留任,并专门刻碑表达民意。

正伫立在这已有上千年的古渡,遥想着先祖们披荆斩棘的艰难曲折,只见从乡村小径那边悠然地走来两位老人,背着手一前一后通过石板栈道,盘腿坐在礁石上。我从他们背后侧身走过,他们回过头来朝我一笑,也许是对着我说也或许是自言自语:“这个码头,很久了……”暮色中他们饱经风霜的面庞透露出坚毅刚健。我想,他们也曾为美好的生活而拼搏奋进,如今年纪大了,摇不动长橹也拉不动风帆,但是子孙后代不会忘记他们的奉献。正如眼前这古渡,虽然早已失去原有的功用,但人们会永远铭记它曾有过的辉煌。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于2021年的夏天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遗泉州”有22处代表性遗址,石湖码头名列其中。离别前,站在通济栈桥上四下观望,苍茫的暮色中潮起潮落,古老的码头早已不见了昔日的风帆,只有几处古迹静谧伫立,仿佛沉默地诉说着曾经的沧桑。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先驱者,它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就在对岸不远处,更加现代化更加宏伟的海港一片璀璨夺目,一派繁忙景象,新的海上丝绸之路已经扬帆启航。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