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闽江开行江海直达船舶未来可期

——专访武汉理工大学教授裴志勇

□本报记者 赖昊拓

“福建拥有良好的江海直达资源,开展闽江江海直达船舶研究对推动闽江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13日,在国际深水港建设发展论坛上,武汉理工大学教授裴志勇表达了对闽江航运发展的期待。

裴志勇长期从事船舶技术研发,目前担任武汉理工大学绿色智能江海直达船舶与邮轮游艇研究中心主任。在他看来,今年初实现的闽江航线常态化运营,是令闽江水路运输行业振奋的一件大事,江海直达船舶也应趁势而上,进一步开拓其应用范围。

据介绍,由于内河航段和海洋航段的环境不同,“江船不能出海,海船不能进江”的局面长期存在。传统的江船受航道吃水及桥梁净空限制,船体相对扁平,因频繁靠离码头,对江船灵活操纵性要求也较高;而海船则需要具有更强的抗风浪能力,对结构强度及耐波性要求较高。江海直达船舶既航行于江段又航行于海段,需综合二者的优势,具备“宜江宜海”的特性。

“开展江海直达运输,具有提高运输效率、节约运输成本、减少货损等优势,江海直达船舶的制造成本也比同级别海船低20%左右。”裴志勇告诉记者,闽江已基本具备开展江海直达运输的通航条件,近年来出台的《推进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运输发展的意见》等政策也将发挥有力助推作用。

闽江流域面积超过6万平方公里,上游地区水路运输需求旺盛。闽江复航以来,截至今年9月15日,闽江干流南平至马尾集装箱班轮航线共航行97航次,运输1301个标箱,集装箱货重16618吨。但目前上游的货物前往沿海港口,仍需在闽江口进行转运。

“近期我正和福州市相关部门开展合作,推动对江海直达船舶在闽江至江阴港航线上航行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裴志勇表示,福建海岸线绵长,海洋经济蓬勃发展,借助江海直达运输,有利于充分发挥闽江航道对福建省内“山海协作”的促进作用,并推动闽西北内陆城市和我国沿海各港口的高效联动。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