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丝路十年——“一带一路”上的福建故事 上一版   
上一篇

在“一带一路”画卷上闪耀税务光芒

曾经,沿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而来的远方客商们,在彼时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港,留下“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盛景。时代的航程不断前行,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闽商闽企不断搭乘“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爱拼敢赢,福建税务部门也在送政策、优服务、创品牌上持续下功夫,积极服务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助推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建设。数据显示,十年来,福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进出口总额约4.4万亿元,去年福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贸易7351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142%。

向海而生

税费红利为“走出去”添动力

宋代,官方于泉州设市舶司,“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在南安丰州镇,九日山上的祈风石刻,留下了为往来商舶祈求顺风平安的文字记录。海上贸易的旅程贯通古今、绵延记录,“一带一路”建设从贸易到资本再到中国制造的自主研发技术,“走出去”的底气更足、成色更佳。

随着一套全自动混凝土制品生产线出海运往坦桑尼亚,国内砖机设备头部企业福建群峰机械有限公司在非洲市场再下一城。“十年间,我们‘一带一路’沿线商贸伙伴增加了60个,目前累计出口达112个国家。”企业财务负责人刘丁攀表示,尤其在智能砖机设备方面,制砖速度和制品品质、售后技术保障均已超德国等国的同类设备,以中国力量和技术助力越来越多“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基础设施建设。

“‘海丝’合作带给我们巨大的发展机遇,无论国际环境如何风云变幻,我们与‘海丝’合作伙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谈到企业参与共建海上丝绸之路这十年间的变化,刘丁攀有感而发。

“走出去”企业如何更好赢得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先机和商机,离不开一路相伴、持续升级的税收服务和政策红利。

“外贸下行压力大,现金流是企业发展的命脉。南安市税务部门提供的退税服务为我们带来真金白银的扶持,让我们顶住压力更好拓展市场,目前订单已排到12月,预计全年可实现增长20%以上。”刘丁攀表示。

“在税务部门的辅导下,今年以来公司已经享受出口退税1436万元,让我们扩大生产、出海抢订单有了更大的底气。”福建赛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经理罗丹说。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出口收入近2亿元,同比上涨11.73%,实现逆势增长。

近年来,福建省税务部门聚焦民营企业发展需求,多渠道、常态化主动向纳税人推送国际税收投资指南、国际税收协定文本及税收协定解读等“走出去”企业相关国际税收政策,帮助有意向企业精准掌握目标国家(地区)相关政策规定。同时,建立分地区、分行业风险预警机制,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跨境税务风险提示,为民营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胜田(福清)食品有限公司便是受益者,在税务部门政策辅导和前置服务的帮助下,成功实现资本“走出去”。该公司与印尼三林集团共同开发印尼海洋渔业中心项目,首个基地已于去年投产,日产量可达50吨,第2个基地也计划明年投产。

不仅如此,税费红利也紧跟着前置政策服务,为企业带来“走出去”投资发展的后续动能。2022年以来,该公司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300余万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为企业减免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1000余万元。

向海而荣

精细服务为“引进来”增效益

今年8月,一场税企交流座谈会在福清市中印尼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召开,福州市县两级税务部门面对面征集园区企业涉税诉求,送上“项目管家”税收服务政策宣传册和减税降费红利账单。

中印尼“两国双园”是“一带一路”新旗舰项目,也是福州市加强外资引进,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重要平台、重要抓手。“向示范园区提供‘项目管家’税收服务”已列入福州市政府发布的支持中印尼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建设首批28条措施,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税助力”。

受政策利好驱动,中印尼“两国双园”掀“双向奔赴”热,吸引投资近900亿元。

主动“走出去”,积极“引进来”,越来越多互利共赢的生动案例凭借着“一带一路”倡议这个国际化桥梁接踵实现。

在古雷,全球石化巨头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与福建能化集团合资企业——福建中沙石化有限公司,于今年3月正式成立,将投资建设并运营世界级大型石化联合体——中沙古雷乙烯项目,投资金额达420亿元,为福建省迄今一次性投资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当地税务部门组建石化企业服务专班“项目管家”团队,辅导企业准确把握代扣代缴申报计税口径、提醒对外支付需注意涉税风险,精准解决企业遇到的对外支付业务等涉税难题。

作为市值位居中国第一的运动品牌,十年前安踏集团率先引领从批发模式向零售模式的转型变革,如今,借助品牌并购的成功模式,安踏已晋升为全球第三大运动服饰集团。在安踏树立品牌形象并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税务部门用心服务始终相伴。据悉,泉州市税务部门针对有发生跨境关联交易的企业推出专项定制服务,组建专业化团队,把预约定价工作作为国际税收精准服务的重要内容,进一步精简办理流程、缩短谈签周期。今年与安踏成功谈签的单边预约定价安排,为全省首例自主开展的适用简易程序单边预约定价安排,大幅降低了安踏集团的税收成本和风险。

此外,福建税务部门和安踏集团共同合作开发基于企业端财务核算软件搭建的全生命周期税务智慧管理平台“税e管家”,不仅大大提升了安踏集团的申报工作效率,更借助嵌入式风险指标提供预警,有效提升安踏集团的税收风险管理能力和税法遵从度。

向海而新

机制创新为“高质量”聚合力

共建“一带一路”为福建省外向型经济带来了新动能。为进一步服务高质量发展,福建省税务局主动向扩大税收共治机制要合力、要效力。以积极落实“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措施为契机,组织开展“春风助企百局行”服务外贸活动,强化与商务、海关、出口信保等部门沟通联系,加强在信息共享、政策辅导、出口信用保险等方面的联系协作,提升税收共治水平。此外,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体系的过程中,国际税收合作也日益深化。

今年4月,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2023年品牌课题《“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比较研究》研讨会在泉州举办,会议就加强征管能力、优化纳税服务、提升税法遵从度、完善组织机制和化解国际争端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今年6月,“一带一路”税收征管能力促进联盟协办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2023年第5期税收主题援外培训现场教学活动同样选址泉州。来自斯里兰卡、莱索托、加纳、埃及、乌干达、尼日利亚6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22名官员,到泉州市税务局“海丝路·税收情”交流基地、12366服务热线中心、丰泽区税务局智能化办税服务厅等地参观学习。来自埃及财政部的官员霍尔斯尼·穆贾希德向讲解员咨询了“税事远程帮”的具体做法,得到现场工作人员的解答后频频点头称赞。他说:“中国税务的数字化程度高,个性化服务多,令我们印象深刻。数字化的同屏实时导税能够帮助税务机关提高咨询效率,全天候高效服务纳税人,值得‘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借鉴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省现有海外闽籍华侨华人1580万人,占全国近四分之一;拥有侨资企业约3万家,占全省外资企业的八成。为更好联系侨资同胞、服务侨资企业,福建省税务局创新打造“线上线下贯通,海内海外联动”的涉侨服务品牌“侨税e家”,编制“侨税电子书”、在福建省电子税务局推出“侨税定制”模块、开通12366侨税服务专线等,倾情为侨服务、助侨纾困、促侨发展。

机制创新的源源活力离不开人才支撑。福建省税务局注重国际化税收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在年初成功举办“海丝路·税收情”全省税务系统首届青年干部英语(口语)比赛,促进人才选拔;紧贴后疫情时代的海丝经贸实际,协助国家税务总局撰写的新冠疫情后东盟国家税收引资政策研究报告,获总局领导批示肯定,助力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福建省税务部门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纳税人所需所盼,不断推进智慧税务建设和征管改革,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为新的起点,为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提供更大的税务力量。”国家税务总局福建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杨勇表示。

(陈芳芳 冯勇琦)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