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厦门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厦门国资国企以学促干,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强大动力

追寻足迹悟思想 砥砺前行启新程

□本报记者 廖丽萍 通讯员 徐可

美丽的厦门筼筜湖 本报记者 施辰静 摄

俯瞰厦门翔安机场核心区建设现场。

港务控股集团专场学习活动现场,参会人员参观码头远程控制中心。

路桥集团专场学习活动现场,退休老党员和青年党员在桥梁博物馆通过“初心沙龙”访谈回顾海沧大桥建设历程。

今年7—8月,由厦门市国资委党委、市国资团工委主办,各相关企业承办的国资系统“追寻足迹悟思想 国企奋进新征程”系列学习活动成功举行。

作为厦门国资系统推进主题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活动坚持高标准、高质量谋划,选取10个体现厦门国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服务民生保障”发展成效的活动作为“重点活动”,通过“一企一主题”,循足迹、学思想、担使命、建新功。

“我们聚焦主题教育目标任务,牢牢把握总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实践、实干、实绩,全力争优、争先、争效,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强大动力。”厦门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厦门国资国企通过回访总书记考察、调研、勉励过的厦门国企,追忆与特区共成长的创业改革发展史,重温几代国企人接续奋斗的铿锵步伐,感悟思想伟力,践行使命担当,在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中谱写厦门国企新篇章。

循足迹学思想

汲取砥砺奋进精神力量

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白鹭翩跹。盛夏时节,厦门国资系统“追寻足迹悟思想 国企奋进新征程”系列活动之“循迹筼筜蝶变 感悟思想伟力”主题活动走进有着“城市会客厅”美誉的筼筜湖畔。

筼筜湖曾是伸入厦门岛的内湾渔港,20世纪70年代因修建西堤而成了内湖。彼时,周边工厂沿湖兴建,各种废水污水直排入湖,成了市民望而却步的臭水湖。1988年,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习近平同志提出“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20字方针。多年来,厦门久久为功,以钉钉子精神下绣花功夫,让昔日消失在城市变迁中的“筼筜渔火”,重现为璀璨耀眼的厦门新景——筼筜夜色。

主题活动中,青年党员、团员代表乘船游湖,亲身感受生态之美,并认真学习由市政集团筼筜湖生态治理亲历者讲述的筼筜湖蝶变历程和治理实例,并且在《习近平著作选读》的现场诵读中,加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专题学习,通过读原著、学原文,真正悟原理。

开展主题教育的过程中,厦门国资系统通过挖掘梳理“精神富矿”,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回访总书记考察、调研、勉励过的厦门国企,全面收集影像照片、发展历程等一手资料,以循足迹、微党课、沙龙对话、理论宣讲等丰富的形式开展活动,进一步牢记嘱托、坚定信心、感恩奋进。

在翔业集团党建暨企业文化服务中心,一场厦门机场敢为人先、艰苦创业的溯源学习之旅令人印象深刻。伴随着厦门经济特区发展的脚步,高崎机场创造了中国民航业的多项第一:第一个利用外资贷款建设的机场;第一个下放地方管理施行企业化经营的机场;第一个发行股票开展资本运作的机场;第一个开放第五航权开辟越洋航线的机场……

在建发集团,年轻一辈的国企人追忆着老党员和建设者的故事,在回溯中展望新时代发展,进一步凝聚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决心与力量。

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与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有着很深的渊源,自2000年起,投洽会就在这里举行。经过20多年的努力,建发会展集团的场馆运营面积已扩大到70多万平方米、展厅面积20万平方米,成为拥有场馆运营、展会活动举办、展会延伸服务三大平台的大型综合性会展企业。

在全国首个完成全流程智能化改造的传统集装箱码头——厦门海润码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厦门港务控股集团工会副主席冯鸿昌动情地说:“今天的厦门港,已成为厦门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的一张名片、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年吞吐量三四千标箱的边陲小港,到如今我国沿海主要港口、综合运输体系重要枢纽、集装箱干线港、国际航运中心,厦门港实现“脱胎换骨”,令人振奋。

在循迹溯源中学好新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厦门国资系统以“追寻足迹悟思想 国企奋进新征程”系列活动为载体,聚焦工匠精神、先进制造、跨岛发展、“一带一路”、机场建设、生态文明、数字港口、金融改革、安居民生等主题,走进10家市属国企深度研学,学习足迹遍布岛内外6个行政区,覆盖国资国企党员干部、共青团员近800名,汇聚团结奋进、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

勇担当敢作为

确保干事创业务实求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发展全面、活力效率提升显著、布局结构优化明显。厦门国企坚持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服务民生保障”,从推动经济发展、服务民生保障、推进城市更新、助力乡村振兴、投身公益慈善等方面讲好“国企故事”,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住房是安居之本,是民生之要。如今,走在湖里区金安社区高林居住区,卫生环境干净整洁,道路通畅停车有序,绿化美观鸟语花香,秩序井然气氛和谐……温馨美丽的生活图景让人眼前一亮。

由厦门国企安居控股直属企业东区开发公司代建的高林居住区工程项目,是岛内规模最大、开工最早的保障性住房居住区。项目获得福建省“重点建设项目优胜奖”,被评为福建省“和谐人居”示范试点小区。

今年,厦门国资系统“追寻足迹悟思想 国企奋进新征程”系列活动圆满收官的最后一场活动,将目光聚焦于民生关切的安居保障主题,进一步推动国资国企干部职工坚定理想信念,担当建功使命。

“党员干部要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住房保障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我们就要把这项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安居控股直属企业相关负责人在主题党课中坚定地说。

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在转化运用上求实效,跨岛发展的久久为功是另一个生动诠释。

跨岛发展,交通先行。从空中俯瞰厦门,厦门宛如一把扇子,本岛是“扇头”,岛外四个区好似“扇面”,7条跨海通道如同“扇骨”,将岛内外相连。作为厦门市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路桥集团承担499个国家、省、市重要的基础项目和民生项目建设,投资1501亿元,相继打造“五桥两隧”、五缘湾片区、翔安机场片区、新体育中心等一大批精品工程,为厦门跨岛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伸拳为掌,跨岛发展天地宽。十几年前,还是一片乱石浅滩的集美新城,如今公共卫生、教育事业、文化娱乐、产业载体等城市配套服务保障“全面开花”,成为跨岛发展的新城样本。

……

于平凡中担当不凡使命,厦门国企坚持一以贯之的实干作风。

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成功举行,作为核心场馆的业主方、改造方以及会晤期间的服务保障方,建发集团出色完成了会晤主场馆和环境提升改造、会晤现场服务保障等各项任务,向世界展示“中国速度”和“中国水平”。

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国贸控股集团旗下海翼集团的核心成员企业,厦工机械致力于打造高端装备制造领先企业,产品覆盖装载机、挖掘机、路面机械、隧道掘进机械等机械设备,并在国家极地科考、应急抢险救援、工程建设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自1992年以来,厦工已连续31年助力国家南极科考活动,先后有20位机械师、多达40人次参加南极考察。

作为主责主业是制造业的国有企业,轻工集团积极融入厦门市“一二三”战略,结合“4+4+6”现代化产业体系,把先进制造业作为主攻方向,发挥国有企业平台优势,构建制造与投资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实现新旧动能转化,提高核心竞争力。

建新功启征程

锚定改革促高质量发展

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厦门翔安机场项目紧抓建设“黄金期”,全面提速,仅机场主体工程就有5000多名建设者坚守一线,全力以赴、争分夺秒保工期、抓进度,确保明年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作为全球少见的海岛型机场,厦门翔安机场定位为我国重要的国际机场、区域性枢纽机场以及两岸交流门户机场,本期工程预计将于2026年正式完成,实现通航。项目规划建设4条跑道、约100万平方米航站楼、338个停机位,飞行区等级为4F(跑道长度3800米,属最高等级),能满足大型飞机的起降要求,预计终端年旅客吞吐量可达8500万人次。

因改革开放而生,开放发展始终是厦门经济特区的基因。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厦门国资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服务全市发展大局中展现厦门国资国企的担当作为,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革故鼎新、守正出新。厦门国企锚定创新,在新发展格局下,立足产业特色,发挥自身优势,建新功、启征程。

在金圆集团展厅的金融改革创新展区,国企担当助推特区金融改革探索结出了一个又一个硕果:从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全国第一批地方信托法人机构、全省第一家票据交换所、全省第一个外汇交易市场,到2022年底持牌金融机构277家、法人金融机构19家、地方金融组织442家,金融业总资产超2万亿元,占全省1/5……金融改革创新蓝图,正一步步变成生动现实。

金圆集团还坚持把金融服务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产业升级上,发挥综合金融服务优势,创新“财政政策+金融工具”服务模式,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积极探索绿色金融服务,依托厦门产权交易中心设立全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和海洋碳汇交易平台,建设“厦绿融”数字化金融服务平台,入库绿色融资企业及项目226家,近日被国家发改委作为全国经验进行推广。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以港立市、向海而生的厦门作为“海丝”“陆丝”的交汇城市,不断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谱写华彩篇章。

厦门国资国企牢记嘱托,积极响应、大力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提升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交出一份不负时代不负使命的亮丽答卷。目前,厦门国企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合资设立数十家企业,取得丰硕成果,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中不断谱写新篇章。

建发集团进一步加快开拓与创新步伐,不断扩大国际“朋友圈”,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水平。截至目前,旗下建发股份供应链运营业务网络遍布全球,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业务联系。2022年,建发股份实现进出口和国际业务总额超400亿美元,持续输出专业高品质的产品及服务,拓展发展共赢之路,在开放合作中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我们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厦门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不断贡献国企力量。”象屿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象屿集团在新加坡、印尼、越南等国家设立分支机构,聚焦核心产业链、布局核心海外市场、构建国际物流网络,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国际多式联运解决方案,国际班列已通达10余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发生的进出口总额约94亿美元,中欧班列出口发运数同比增长约150%。近期还积极推动厦门港国际邮轮复航,开通我国恢复国际邮轮运输后首条从国内出发的“一带一路”航线。

“厦门国资国企认真落实开展价值创造行动的决策部署,聚焦‘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为目标,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贡献。”厦门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国企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实干实绩实效彰显新时代国资国企新作为。

(除署名外,图片均由厦门市国资委提供)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