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
第04版:经济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手记

乘势而上 提质增效

本报记者 李妙珠

50多年来,在科技攻关、示范推广等多种举措下,漳州鲍鱼种业实现快速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产量最多、技术水平高的鲍鱼种苗生产基地。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鲍鱼种业发展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如苗场建设缺乏整体规划,数量虽多但良种场少;众多苗场单打独斗,没有形成合力;相关地方标准尚未建立,导致苗种质量参差不齐等。

据悉,闽南渔业种质资源库建立后,漳州市将以此为起点,围绕“海上粮仓”建设,深化种业发展规划,培育龙头企业,强化良种保种和新品种研发力度,并打造鲍鱼产业集群和鲍鱼种苗基地集中区,擦亮“中国鲍鱼种苗之都”金字招牌。

值此良机,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宜乘势而上,着重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规整育苗场,推进良种场创建,持续培育种业龙头企业;制订鲍苗培育技术标准和鲍苗质量标准。同时,细化产业分工,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形成幼体专业化生产、企业技术服务、农户稚苗培育的分工有序的种业发展新格局,促进鲍鱼种源数量与质量“双提升”。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