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潮声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妈祖文化,千年传承远播五洲

□本报记者 陈盛钟 何金 通讯员 李美显 许双萍

湄洲妈祖祖庙楼亭交错,殿阁纵横,气势恢宏。 卢德山 摄

妈祖祭典 林春盛 摄

八佾舞表演 卢德山 摄

妈祖金身巡安莆田。 王文贤 摄

“世界同庆,岛夷共仰;礼庭皆予,四海来朝……”上月23日,农历九月初九,妈祖羽化升天1036周年纪念日,一场盛大的海祭妈祖祈福大典在莆田湄洲岛上演,来自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名妈祖敬仰者会聚一堂,共襄盛会、同祭妈祖。

千年流布,以妈祖信仰为核心,以妈祖宫庙、祭祀、传说神话、文学艺术等为主要载体的妈祖文化,不仅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广泛传播,还随着华侨华人的足迹传播到世界各地,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经由海洋联通世界的重要文化纽带。2009年9月,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我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

妈祖文化具有很高的旅游文化品质,很好地反映中华民族的性格,通过世界的交流和传播能树立中国人民在世界上的良好形象。

妈祖传说世代流传

公元960年,宋太祖建隆元年农历三月廿三,一位林姓女子在莆田出世,因其出生至满月,不啼不哭,故取名为“默”,昵称“默娘”。林默从小天资聪慧,既洞悉天文、熟习水性,常在海上解危救难,又擅长医术、乐善好施,无偿为人祛病除疴,被人们称为神女、龙女。

“林默28岁那年,因在海上搭救遇险船只不幸遇难,乡人感念其生前积德行善、扶危济困的恩惠,在湄洲屿上修建庙宇祭祀,尊称其为‘妈祖’。”妈祖信俗代表性传承人、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秘书长李少霞说。

在妈祖信仰形成和妈祖文化发展史上,莆田圣墩顺济祖庙具有特殊的地位。南宋进士廖鹏飞撰写的《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中记载:宋宣和五年(1123年)给事中路允迪出使高丽,海上遭遇大风后化险为夷,同行的保义郎李振备述妈祖事迹,路氏还朝后上奏宋徽宗,诏赐圣墩庙额“顺济”。由此,妈祖的身份得到官方认可。

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宋高宗第一次赐封妈祖为“灵惠夫人”,此后到清朝同治年间历朝皇帝共褒封妈祖36次,封号从“夫人”升格为“天妃”“天后”直至“天上圣母”,冠绝古今。

神明受敕封,除了史地、文化、政治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显灵与神迹。化草救商、挂席泛槎、圣泉救疫……妈祖的神迹不胜枚举,清康熙年间编撰的《天妃显圣录》,记载了大量有关妈祖降妖救难、祈雨除患、治病救人的神迹奇事;乾隆年间编纂的《敕封天后志》,也记录了众多妈祖庇护在海上航行的使节、客商、船民的内容。

妈祖行善济世的故事和传说至今仍广为流传。相传妈祖16岁时因“窥井得符”,遂灵通变化,能为民预测吉凶、驱邪救世。后来,妈祖立下夙愿,以拯救海难为己任。传说妈祖每次在海上救难后,都要煮一碗兴化线面,遇险者吃后不仅驱寒暖身,还能逢凶化吉。现今,莆田还有吃妈祖平安面的习俗。

明代航海家郑和敬奉妈祖为航海的保护神。宣德六年(1431年),他第七次下西洋前奉命重修天妃宫,撰写了著名的《天妃之神灵应记》碑文,详尽记述其六下西洋的历程和妈祖护佑事迹。永乐皇帝应郑和奏请褒封妈祖“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并亲自撰写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碑文。现在,这两块碑已成为妈祖文化的重要文物。

在莆田学院文传学院副院长帅志强看来,海上航行险象环生,在古时科技水平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自然将平安、如意、吉祥的生活祈求寄托于超自然的“海神”,这正是妈祖能成为海上女神的深层次原因。

架起两岸连心之桥

历史上,福建先民渡海赴台,往往携带妈祖神像祈求平安,妈祖信仰因此被带到台湾,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如今,妈祖文化在台湾广泛传播,全台有妈祖宫庙3000多座,超过八成的台湾民众信仰妈祖,台湾成为妈祖信仰的密集区和重要传承基地。

由于历史原因,海峡两岸一度处于隔离状态。妈祖文化以其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不断推动着两岸民众之间的交流。1987年,来自台中大甲镇澜宫的200多名台胞由第三地借道到湄洲岛进香,打破了两岸隔绝的“坚冰”。1989年,宜兰县苏澳南天宫董事会组织20艘渔船200多名台胞从海上直航湄洲岛,开创1949年以来两岸大规模民间直航的壮举。1997年,湄洲妈祖金身巡游台湾超百日,经过19个市县,朝拜民众1000多万人次,轰动一时。2017年,湄洲妈祖金身再次巡台17天,又一次在台湾掀起妈祖热。

作为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湄洲岛一直被台湾妈祖敬仰者视为心灵原乡。近年来,莆台妈祖文化交流趋向多元化,不仅涉及谒祖寻根、巡游祭典、缔结友好宫庙等,还包含举办研讨会、展览、文化节等,借助妈祖元素,两地实现经贸人文等方面的互动与融合。

近日,世界妈祖信俗保护成果共享交流会举办,两岸上百家妈祖宫庙代表齐聚湄洲岛,交流成果、分享经验。“成立妈祖文化智库,借由研讨会、期刊等,推动妈祖文化向海外传播。”台湾妈祖联谊会副会长、新港奉天宫董事长何达煌说,20世纪90年代新港奉天宫便与湄洲祖庙缔结至亲庙,保持频繁的互动。

创立于2001年的台湾妈祖联谊会有近180家会员宫庙,会员分布台湾各县市。近些年,台湾妈祖联谊会频频参与湄洲妈祖祖庙举办的文化交流活动。

今年9月中下旬,为期10天9夜的海峡两岸同胞护驾湄洲妈祖金身巡安莆田活动精彩上演,盛况空前。此次巡安盛会,两岸600多家妈祖宫庙上万人参与护驾,其中包括台湾18个县市91家妈祖宫庙的500多名台胞。两岸同胞以妈祖文化为纽带,交流、交友、交心,续写了一段新时代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的传奇佳话。

福建省妈祖文化研究会会长、福建江夏学院党委书记宋建晓教授认为,妈祖文化对促进两岸同胞民心相通、心灵契合的价值意义非同寻常。

成为海丝文化瑰宝

东南亚是全球华侨华人最主要的聚居区。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妈祖文化也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成为当地华侨华人传承不息的精神寄托。

“就像回娘家一样,很亲切!”菲律宾侨商洪庄严多次到湄洲妈祖祖庙谒祖进香,今年10月他再次现身湄洲岛参加海祭妈祖祈福大典。5年前的2018年10月,妈祖金身搭乘邮轮巡安菲律宾,洪庄严是活动组织者之一。那次为期6天的菲律宾之旅有2300多人参与护驾,行程超3000公里,先后开展绕境巡安、妈祖祭典、慈善捐赠等活动,在中菲民间交流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2017年起,湄洲妈祖祖庙先后组织妈祖金身巡安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吸引了当地华侨华人和妈祖敬仰者近千万人次参与。

如今,妈祖文化风靡海外,颇受推崇。在美国洛杉矶中国城天后宫,每年农历正月初一,都有大批华人来到这里上香祈福,迎接新年;澳大利亚妈祖文化交流联合会,在每年妈祖节庆期间都会举办祭典、巡安等系列活动,展示华人的传统文化;妈祖敬仰者在广袤的非洲地区建立起多座妈祖宫庙,意在感谢妈祖于异乡的庇护……

“宋代坤灵播,湄洲圣迹彰。至今沧海上,无处不馨香。”清代进士庄俊元的五言绝句赞颂了妈祖信仰在海内外的深远影响。目前,全世界49个国家和地区分布着上万座妈祖庙,有3亿多人信仰妈祖,妈祖文化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

“有海水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妈祖”。妈祖文化与海洋相伴相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起点,成为世界海洋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周金琰说,妈祖文化随着中国航海事业发展和海上移民的脚步传播海外,是世界各国人民文化交流、和平交往的重要媒介。

11月18日,第八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将在湄洲岛开幕。自2016年以来,每年举办一次的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全球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去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夏泽翰在第七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上发表视频主旨演讲时说,“相信妈祖信俗可以作为联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人民的使者,带来更多文化交流及国际合作”。

千年文脉传承不息

灵妃一女子,瓣香起湄洲。中国蜿蜒曲折的海岸线上,妈祖庙宇众多,始建于宋初的湄洲妈祖祖庙则是全球首座纪念妈祖的庙宇,开始仅“落落数椽”,后经历代修建扩建,日臻雄伟。清代,施琅将军奉旨大加扩建庙宇。现今,祖庙有西轴线和南轴线两大建筑群,包括正殿、寝殿、圣父母祠等数十处建筑,楼亭交错,殿阁纵横,气势恢宏。

2006年5月,湄洲妈祖祖庙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8月,祖庙入选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首批文物点。

除了妈祖祖庙,湄洲岛还建有天妃故里遗址公园、妈祖平安里、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永久会址等多处与妈祖文化有关的人文景观。2020年底,以妈祖祖庙景区为核心,包括湄屿潮音、妈祖平安里等在内的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区,上榜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妈祖祭典与黄帝陵祭典、祭孔大典并称为“中华三大祭典”,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航海、宗教、民俗、艺术等价值。妈祖祭典历经千年传承,在南宋初期就形成“初献、亚献、终献”仪式,是历代朝廷御祭和民间祭祀的完美结合。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妈祖被列为“春秋谕祭之神”,编入国家祀典,与天子同享八佾之舞。

如今,每年妈祖诞辰日、羽化升天日等重大节庆活动,作为重头戏的妈祖祭典都会依例上演。祭典场面恢宏大气,古风浓郁厚重,气氛庄严肃穆。今年5月,由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制定的《妈祖祭典》团体标准,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正式发布。“妈祖祭典活动更加规范化,将进一步推动妈祖文化活态保存、传承、传播和发展。”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董事长林金赞说。

萌妈公仔、妈祖T恤、摆件……琳琅满目的妈祖文创产品备受年轻游客青睐。湄洲岛围绕妈祖文化大IP,推出特色文创产品,既传承弘扬妈祖文化,又打造了文旅消费新场景。湄洲岛旅服公司总经理肖泽星透露,公司融合妈祖文化、民俗风情、海洋文化等元素,设计开发了五大类1100余款文创产品,频频“出圈”。

近年来,湄洲岛每年都会举办天下妈祖回娘家、“湄洲之夏”音乐季、海峡论坛·妈祖文化周、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等节庆活动,做大做强妈祖文化旅游品牌。

湄洲岛党工委书记吴海端表示,将进一步深入挖掘妈祖文化在当代的价值,构建妈祖文化传承传播体系,全面阐释“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文化精神,助推妈祖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