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厦门同安:创新社会治理路径 夯实平安建设根基

截至10月30日,打击各类突出违法犯罪多项工作全市第一,矛盾纠纷调解率97.87%,全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再创新高……今年上半年,“平安同安”建设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据了解,同安区获得2023年度上半年厦门市执法工作满意率六区排名第一的成绩。同时,厦门市45个镇(街)的群众安全感综合得分,同安区11个镇(街)中,有5个排名全市前10,5个排名11至18之间,群众安全感显著提高。

当前,同安区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将“平安同安”建设工作结合到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中,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用“平安建设”为基层社会治理破题。作为检验第二批主题教育成效的生动实践,同安区努力探索社会治理的新路径,打造银城最亮丽的“金字招牌”。

站好“护学岗”

打造警地融合新高地

上午7点,同安公安分局祥平派出所民警潘建辉已经准备就绪,作为厦门市同安区第二实验小学的综治副校长,今天他要负责学校校门的“护学岗”执勤工作。

潘建辉担任这所学校“综治副校长”一职已有近三年的时间,除了组织民警、辅警每天在学生上学、放学时段加强对过往车辆的指挥疏导,护送学生过马路,及时制止和纠正学生、家长乱穿马路的行为,潘建辉还需要定期组织学校的安全教育、开展校园周边各类安全检查等涉及校园安全问题。对“调解”孩子之间的小矛盾,潘建辉也“得心应手”。

10月11日,学校里两名六年级的学生放学后,在等待家长接送时,因为琐事产生了矛盾。双方家长到达学校后,不仅没能解决问题,矛盾反而加剧,最后选择报警处理。潘建辉接警后来到学校,了解完现场情况,耐心指出孩子们的对错,双方家长在得知眼前的潘警官也是学校的综治副校长后,矛盾迅速化解。

“学生之间的摩擦大多都是因为小事,要以教育为主,家长们有时会因为爱护心切,容易冲动,这时更要耐心去劝说。只有相互理解,矛盾才能化解。”潘建辉说,警察与综治副校长的身份相互叠加,让家长们更加认可,每一份信任的背后都是沉甸甸的责任。

无数“小平安”汇聚辖区“大平安”。今年以来,同安公安分局结合“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组织各派出所、巡特警反恐大队加大治安巡防力度,辖区内设置必巡点138个、必巡线137条、守望岗25处,围绕重点部位、重点时段,最大限度把警力摆上路面,切实让“警灯亮起来,警车巡起来”。

服务“一站式”

连接基层服务“神经末梢”

在同安区,不少销售电动自行车的品牌门店都设置有电动自行车登记服务站,顾客只要在设有服务站的门店购买电动车,只需要一张身份证,购车登记、审核、上牌等全套手续就能在购车门店“一站式”办理,整个流程从缴费到提车,最快只需要一个小时。

“在服务站设立之前,顾客购车后需要将车带到交警大队办理审核、上牌等等手续,不仅耗费时间,也浪费人力。如今,门店工作人员在店内拍照后,剩余的手续都可以在电脑上完成。”店铺位于同安区的某电动自行车车行老板吴国华感叹,对于服务站的设立,他发自内心感到高兴。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基层工作难题的写照。据了解,今年5月份以来,同安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在辖区电动自行车、摩托车销售企业中精选销售量大、信誉良好、条件成熟的车行设立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登记服务站。截至目前,共设立摩托车登记服务站1家,办理业务1617条;设立电动自行车登记服务站16家,共办理业务23455条。

实现购车群众“足不出店”办理新车购买、查验、选号、保险、上牌等一条龙手续,全力助推销售企业发展、方便购车群众,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设立电动自行车登记服务站,也是同安公安分局交警大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从源头上减少无牌摩托车上路、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的重要举措。

政企“面对面”

助企纾困开“法治良方”

经济社会发展到哪个阶段,平安建设就提升到哪个水平。“平安同安”建设的内涵越来越丰富,载体越来越多样,制度越来越规范。

10月31日,在厦门市同安区人民法院的倡导推动下,厦门市首家合规管理示范区——“厦门科学城企业合规管理示范区”在厦门银城智谷园区揭牌成立。随后,同安法院、检察院、发改局、市场监管局、工信局共同签署了《厦门市科学城企业合规管理示范区关于开展企业合规工作 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方案》。

根据方案,各方将在职能范围内积极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推动完善企业合规管理体系、促进企业规范健康发展;同时整合资源优势,引进专家智库,共建营商环境研学基地,共同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软环境,让各类市场主体安心、放心、舒心发展。

“这几年来,同安法院的法官们定期来我们企业调研,了解企业是否遇到法律难题。同时,组织集中学习,将可能存在纠纷的隐患前置化解。”金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资信部副经理曾清祥表示,近两年在同安法院的帮助下,公司的经济纠纷案件减少了四分之三,避免了不少经济损失。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护航企业发展,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同安区法院主动延伸司法服务,深入企业,总结归纳了三类40个最容易引发纠纷的涉企重点法律问题,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再将法律问题与企业管理相融合,汇编《企业法律风险提示手册》,派送企业。

(邱赵胤 郑素描 杨心亮)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