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理论周刊·文史 上一版   
上一篇

屏南县棠口村西洋建筑群

□林雨泓 吴卫 文/图

建筑群旧照

姑娘厝

潘美顾医院

淑华女校

棠口村位于屏南县城北部,距城关6.5公里,因岭下溪与白溪在村口交汇成棠溪而得名棠口,现为棠口镇政府驻地。棠口村于2012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也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自古以来就是屏南县最主要的文化、商业、手工业中心之一。村中历史古迹丰富多彩,除了千乘桥、八角亭、祥峰寺以及10余处保存良好的传统民居外,还较完好地保存着一个清末民国时期的西洋建筑群,它们是屏南最早的西医院和近代学校的旧址所在。

据当地县志等文献记载,自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起,英国新教差会圣公会陆续派遣人员自邻近的古田县来到屏南,在棠口村租赁民房进行传教。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差会以买、赠、换等方式,在棠口村的龙身岗征到山地25亩,着手开始建设,共分六个阶段进行施工,依次是围墙、门房和姑娘厝、妇幼医馆、贞英妇校、淑华女校、女子体操亭等主体建筑,最后建配套设施,至民国四年(1915年)竣工,历时11年。每座建筑间隔约30米,以风雨长廊联系。

经历100余年的风雨沧桑,原建筑群中陆续有坍塌、拆除、改建等情况发生。现存保留较好的主要由三栋建筑组成,分别是姑娘厝、潘美顾医院旧址和淑华女校旧址。这三栋建筑也曾长期荒废弃置,直至2017年以来,因为有民间人士出资陆续修缮,将其作为一个艺术馆并安排专人负责日常的维护管理,这个建筑群方才重焕生机。

三栋建筑都是由潘美顾医生募集资金并亲自监督工程设计和施工而建成的。潘美顾医生1867年出生于英国上霍洛威,在英国皇家自由医院取得内外科、药剂科的执照后被圣公会派往中国。她于1902年至1916年期间在棠口开办妇幼医馆,专门接治妇孺,因医术高明而一度享誉屏南县乃至周边的古田、建瓯、政和、周宁等地;后又创办了淑华女校,开屏南近代教育事业之先。

姑娘厝于1909年建成,是当时的外籍女性传教士和医护人员的住所。这是一栋两层的砖木结构建筑,建筑面积520平方米。从老照片上看,姑娘厝的正门入口开在西南侧的山墙,原有一个单披檐的门罩;西北立面原建有一道单披檐的木构外檐廊。虽然门罩和外檐廊后来被拆除,但墙基和墙身上的两排孔洞至今清晰可见。

这种外廊式的形制是中国近代建筑早期的普遍特点。其源头是18世纪西方殖民者进入印度后,为适应当地炎热潮湿的气候而发展出的一种建筑形式,后来逐渐流行于东南亚以及我国的华南沿海地区。

姑娘厝所有房间门窗均为西式风格,门顶端为合掌形,上置扇形玻璃窗,房门安装弹簧自动锁,配上铝质拉手;窗户为百叶窗。一楼设活动室和阅览室,二楼为寝室,每个房间内均设有壁炉。

潘美顾医院即妇幼医馆,早期条件十分简陋,由一个茶叶加工厂房改造而成,人员、器材、床位都严重缺乏,潘美顾医生不得不每周在棠口和古田两地来回奔波。新的医院建成于宣统二年(1910年),是屏南县最早的西医院。整栋建筑为两层,东西朝向,平面呈曲尺形,中部前廊式、北端内廊式,每层十五开间,建筑面积为968平方米。

据记载,医院内原设有门诊间、药房、内科、外科、检验室和手术室;有病床60余张、医生4人(外籍3人)、护士10余人。在1926年潘美顾医生去世后,村人将妇幼医馆更名为潘美顾纪念医院,简称潘美顾医院。

淑华女校于民国二年(1913年)建成,是一栋三层的砖木结构楼房,占地面积405平方米。建筑坐北向南,每层七开间,第一、二层有外檐廊。与姑娘厝不同的是,这里的外檐廊是砖构的拱券连廊,二楼连廊正中位置的栏杆也是石制校名匾额设置处,因此为砖石结构,其余均为木制栏杆。

昔时女校招生人数56人,主要面向教徒子女。学校采用寄宿制,以四个月为一学期,每天上8节课,开设有英语、国文、算学、历史、地理、图画、唱歌和体育等课程。同时附设幼稚园,招收4至7周岁幼儿。入园幼儿一般30至50人,分大中小三班,由教会指派教养员2人。幼稚园学制3年,秋季始业,课程设有语言、计算、图画、唱歌、游戏、手工等。

民国四年(1915年)英国人安立间又创办了陶英小学,专收男生,校址也设在淑华女校内。民国十四年(1925年)春,英国圣公会在淑华小学的基础上又创办淑华女子初级中学,成为屏南最早的中等学校,也是今天棠口中学的前身。

西式的医院、学校在客观上促进了屏南县医疗卫生事业和文化教育事业的近代化。以潘美顾医生为代表的一批西方人士也在长期的工作、生活中认识了中国文化,与当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潘美顾医生回国后还将这一段经历进行整理,撰写了名为《在华生活的浮光掠影》的回忆录。

该建筑群虽然由西方人设计,但在修建过程中特聘了古田县的建筑师程荣光负责施工。动工前,教会还在约1公里之外的白土垅专门投资创办一个砖瓦厂,生产统一规格的青砖瓦片专供该建筑工程。中国建筑师和工匠在参与的过程中,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这些西洋建筑上留下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某些元素。例如在淑华女校外檐廊两侧的硬山墙就明显借鉴了该地区封火山墙的形制做法。建筑群外围的土墙则采用了传统的版筑土墙工艺。

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西洋建筑的一些优点被部分当地传统建筑借鉴运用。例如在民居建筑上会看到为改善室内采光而在每个房间上方的屋顶修建了一个阁楼式采光口的做法,又或是将门框、窗檐做成西式圆拱或尖拱造型,中西特色融合颇为别致。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这种特性未必要在宏大叙事中才能得见,而是广泛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中,棠口村的西洋建筑群正是反映这种特性的典型案例之一。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