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莆田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莆田,轻舟已过四十年

□本报记者 林爱玲 通讯员 伊晓燕

莆田城区航拍图许武 摄

涵江双福村 陈晓威 摄

玉湖新城 陈晓威 摄

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 陈晓威 摄

看山河苍横翠微,叹人间沧海桑田。时间的表盘上,总会记录一些高光时刻。2023年,莆田迎来建市四十周年。

40年前,莆田跳远健将刘玉煌两度改写亚洲跳远纪录,被誉为“亚洲第一飞人”。莆田,这座东南沿海田径之乡也开启跳跃式前进——1983年9月,国务院批准莆田撤地设市,“海滨邹鲁、文献名邦”迎来新的发展使命。

30多年前,莆籍港商和侨商纷纷来莆投资办厂,港商吴良好回家乡仙游创办福建金威服装有限公司,成为海外品牌的国内代工厂;莆田鞋革厂引进8条运动鞋生产线,开始为国际大牌做代工。由此,莆田制造的基因开始深种。

20多年前,莆田决心彻底告别木兰溪水患。2002年,莆田撤县设区,由此奠定了现在城厢区、涵江区、荔城区、秀屿区和仙游县四区一县的城市发展格局,莆田市迈入高速发展阶段。

10年前,向莆铁路开通运营,开启莆田与中西部“港铁联运”新篇,“因海而生、因港设市”的莆田擘画陆海统筹、港产城联动发展格局落图成势。同样加速跑的还有数字莆田、文化莆田、美丽莆田、文明莆田的全面开花。

2023年11月16日,莆田建市四十周年绿色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在莆工作过的老领导和莆田荣誉市民齐聚一堂,畅谈莆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应运而生弄潮儿

民国初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拟建湄洲湾为中国东部六大渔港之一,20世纪70年代初期,周恩来总理设想把湄洲湾秀屿港作为商业大港开发利用。

而彼时的湄洲湾畔忠门地区还是一片“靠海捕不到鱼,有地种不出东西”的偏远小镇,高中毕业的郭加迪选择家乡传统手工艺品——蒸笼,作为自己的“成年礼”。5年后,这个并不会做蒸笼的忠门人,凭借着过人的销售天赋与商业眼光,创办起商品贸易公司,随后高歌猛进驰骋商海,成为日后商业版图遍及海内外的地产大亨。

抓住机遇,直面变化,是郭加迪这代在海风吹拂下长大的忠门人身上的共性。而莆田从建市的那天起,向海图强,注定就是它的初衷和使命。1983年,中共莆田地委、莆田地区行政公署向福建省委、省政府提交《关于要求成立莆田市的报告》,提出“开发湄洲湾是建立莆田市的首要任务和条件,而建立莆田市又直接为开发湄洲湾服务,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可或缺”。

位于木兰溪入海口的涵江,曾是福建四大名镇之首,海船从兴化湾驶入,可直接开到古镇码头,这块闽中地区海、陆、水三种交通枢纽的集散地,也迎来高光时期——创办中国大陆第一家中外合资鳗鱼养殖场涵江合营养鳗场、莆田市首家“三资”企业莆田福祥塑胶有限公司、全省首批开办国内邮政快件、全省首家台商合资鞋革企业福建协丰鞋业、全省首家与新加坡合资兴办纺织企业……

莆田人开始主动往外走,通过地域和血缘构成的宗族文化逐渐形成以忠门镇为主的建材系、以北高镇为主的黄金珠宝系、以郊尾镇为主的加油站体系、以常太镇为主的重庆鸡公煲系等,慢慢打通所在行业产业链上下游,日益形成“一镇一产业”的抱团经商模式,活跃在全国各地。

1988年涵江被列为沿海经济开发区,1989年10月,莆田市组织42家乡镇企业的鞋革、电子、工艺美术和土特产品4大类近200种出口产品,晋京参加中国乡镇企业第二届出口商品展览会。日后,这些乡镇企业转型为民营企业并融入莆田开放型经济大潮。

1992年8月,涵江被辟为全省首批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区。2014年,莆田市被列为国家发改委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全市“平台经济”持续发展,民营经济进一步壮大。截至2018年,莆田民营资本占据全国70%的木材市场、经营全国60%的珠宝商店、拥有民营加油站50%的市场份额。

东方风来满眼春

改革开放, 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条富强之路,更是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人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为人先,敢教日月换新天。

李金耀,仙游盖尾的一个农民,在改革开放浪潮中,跃上时代风浪的浪尖。

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刚闭幕半年,仙游盖尾莲井村农民李金耀向所在的大队承包1200多亩荒山,办起全国第一个家庭林场,此举得到中央批示。1982年,《人民日报》以《开发荒山的大胆尝试》作了大篇幅报道,引起全国巨大反响,由此拉开了全国林改的序幕。

而此时,仙游的王永声在香港也在酝酿一场新的变革。1983年,在香港从事行画多年,他决定把这项“赚钱”的项目从香港带回家乡仙游,之后创办了全县第一家以临摹西方古典画出口为主的油画制作有限公司西园画社,带出了一支万人油画队伍,揭开了莆田市油画艺术产业发展序章。

“20世纪90年代,油画计件工一个月就能赚数千元。”莆田市油画艺术产业协会会长朱金柏回忆,那是一个遍地机会的年代。

拥有悠久制鞋传统的莆田,在这时候也稳稳接住了机会。

1976年,莆田第一家国营企业莆田鞋革厂生产出中国大陆出口的第一双麻底爬山鞋、第一双粘胶鞋。1986年,莆田鞋革工业总产值超过1.1亿元,占全省的70%以上,莆田因此也被誉为“鞋城”。1987年,莆田鞋革厂引进8条运动鞋生产线,开始为国际大牌做代工,后又培育出三路牌、白鸽牌等莆田第一批鞋类自主品牌。

彼时,台湾工人时薪在1.5美元以上,是大陆工人一天的工资。作为福建省制鞋业中心和妈祖故里,“鞋城”莆田成为台商产业转移的登陆首选。台湾丰泰集团先后在莆田投资建造两家合资鞋业公司,打造出全球最大的Nike运动鞋代工厂。

1990年,莆田鞋革工业总产值6.8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75%以上。1993年,莆田拥有100多家鞋革企业,产量首过亿,从业人员超10万。经过30多年发展,莆田已有4000多家鞋类企业,年产近14亿双鞋,年产值超1100亿元。今年6月,莆田荣膺“中国鞋都”称号。

20世纪最后十年,莆田“艺界奇葩”开始大放异彩,工艺美术重要摇篮——莆田工艺一厂接连培养的一大批传承人开始散作满天星,方文桃、佘国平、林庆财、李凤荣、黄文寿、黄福华、郑春辉等行业领军人物以艺取胜,构建了莆田“精微透雕”文化圈,同时抓住机遇,带头创办企业承接海内外订单,由此奠定了莆田工艺美术产业基础。

往后十余年,莆田先后获得“世界中式古典家具之都”“中国木雕之城”“中国银饰之都”等13个区域品牌荣誉称号,成为全国工艺美术区域品牌最多的城市,拥有30余万名从业人员,行业涉及木雕、红木家具、石雕、油画、金银珠宝等。2021年,莆田工艺美术产业规上企业产值超530亿元,占全省工艺美术产业比重30%以上,而在“十四五”末,这个数字瞄向超1000亿元。

勇立潮头逐浪高

1999年,莆田正式拉开治理木兰溪“千年水患”的序幕。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习近平同志亲自擘画和推动木兰溪综合治理。这片曾因木兰陂而奠定了“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兴化平原,在现代文明中再次开启因水而兴的进程。

2001年,莆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一些重大项目加速建设。在城中心文献路建设步行街被提上日程。刚满18岁的莆田,迈出向大城市学习的第一步。没有精心布局,人们把文献路新街口至北大街截了一段,开启属于文献路步行街的商业弄潮姿态,始建于宋代的古谯楼前,冒着五颜六色灯光的喷泉展示了人们对城市生活的热情。

2009年12月,古谯楼前的喷泉关上“魔法抽屉”,步行街在一片不舍声中开始拆除,作为与胜利路形成十字轴线推动城市外扩的文献路开始通车。莆田商圈也由过去的文献路主干道,开始发展到各种商业、城市综合体等先进发展模式。文献路,仿佛是一个微缩景观——代表着资本进入前后,浪潮的改变和城市记忆的转向。

在步行街短暂存在的7年中,莆田沉舟侧畔,千帆驶过。

2002年,洪杰进入涂料领域,并推出三棵树品牌,14年后,三棵树上市,成为中国民营涂料第一股;2003年,LNG落户莆田,拉开央企进驻莆田序幕;同年,合力泰落户涵江,日后成为莆田第二家A股企业,服务于华为、三星等企业;2006年,英博集团以58.86亿元人民币收购雪津公司100%股权,其中国有股权占39.48%,溢价近45倍,成为全国啤酒业四强之一……莆田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2011年,莆田GDP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增速居全省第二,人均GDP同比增长32.8%。

2012年12月15日,莆田万达开业首日,营业额突破1亿元。2022年,莆田曾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献路,黄金遍布,珠光宝气;承载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核心街区重要角色的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经过认真修缮,重新开街,人们回归步行,感受时光逆流。

前路漫漫亦灿灿

莆田,素来是美而自知。木兰溪独流入海,全境群山环绕,三山簇海,山水相逢数里可达。1993年,省建设委员会在对莆田总规技术审查时提到:“城涵组团间大片的农田和荔园构成的绿心是城市主要特色之一,对于大面积的绿心,应进一步加深规划,实施规划管理,切实保证绿心不被蚕食。”在2008版莆田总规修编时,绿心概念得以明确,并确定莆田主城“一心三片”的空间格局。

15年来,莆田倚绿扁舟,通过重塑“山-城-田-村-海”的田园都市空间格局,以“一轴两带两片”为主要空间结构,让“绿心”成为统筹城乡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靶心”。

40年来,莆田建成区面积从4.73平方公里拓展到150.26平方公里,长成了婉约灵秀的美人,悠久的历史赋予了她深邃的古韵,现代化的发展赐予了她蓬勃的朝气。

40年看莆田,筚路蓝缕也灯火璀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983年的6.21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3116.25亿元;莆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0年的12428元增加到2022年的37027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从1983年的0.73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218.56亿元;建成10万吨级以上泊位7个、千吨级以上泊位20个,吞吐能力6584万吨,迈入大船大港时代;培育壮大产业集群,12条产业链加速发展,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3%、突破千亿元大关、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3.1%;市场主体由建市之初的19户,增长到如今的超80万户;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5%,教育支出年均增长16.5%,全市居民平均寿命80.4岁,比建市时多13.4岁;“党建引领、夯基惠民”社会治理经验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并在全国推广,莆仙戏相继获梅花奖、文华大奖……

四十不惑再出发,深情回眸,轻舟已过万重山,前路漫漫亦灿灿。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