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深读 上一版   
上一篇

记者手记

系统链式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

□张辉

耕牛换成“铁牛”,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我国农作物耕种防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3%,农机装备总量接近2亿台(套)。但总体而言,农机装备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特别是在广大丘陵山区,受地形地貌制约,部分领域还存在无机可用、有机难用等问题。

以福建为例,全省80%以上土地为山地丘陵,土地分散、丘陵大小高低不一,大型农机具难有用武之地。种植、采收、运输等环节高度依赖人工。随着农村青壮劳动力外流、人口老龄化、人工成本日益高企,问题变得更为棘手。就运输环节而言,林果茶是福建农业的亮点与农民增收的重点,但农资上山难、农产品下山难,极大制约了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

因此,我国于2021年启动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聚焦大型大马力机械、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以及智能化等农业急需、农民急用领域,加快农机装备研发生产与推广应用。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同、全链条推进,不仅仅要解决“有没有”问题,还要综合考虑“好不好用”“适不适用”“推不推得开”等问题。具体而言,在研发端,要直面产业实际需求与农民急难愁盼,既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又要强化产学研、上下游协同攻关,形成创新合力;在推广端,应充分发挥政策撬动作用,特别是要持续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重点向薄弱环节倾斜,让广大农民买得起、用得上、用得好;在服务端,则应加快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用市场化的方式做好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