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泰宁为古城建起智慧“防火墙”

见习记者 罗昱伦 通讯员 赵玲

本报讯 (见习记者 罗昱伦 通讯员 赵玲) 夜幕下的泰宁古城内外灯牌闪烁、人头攒动。

今年以来,泰宁启动夜经济,为古城旅游带来了“烟火气”,也引来了新人气。在古城外固定区位经营烧烤摊的王运每晚7点半出摊:“客人更多,生意也更红火了,一个晚上赚个800元不成问题。”

与此同时,在古城内的泰宁县消防救援站古城智慧消防指挥中心同样繁忙。在宽大的屏幕上,全方位显示着泰宁古城不同区域的实时状况,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消火栓系统、喷淋系统等各类模块数据情况实时更新。

这是古城的一道智慧“防火墙”。泰宁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的美誉,古城肌理完整,井然有序,但由于古建多为砖木结构,耐火等级低,且房屋连片建设,此前,消防设施基础薄弱。针对消防安全监管点多、面广、量大、分散等问题,泰宁县于今年年初推出智慧消防系统,对古城采取24小时全方位监控。

泰宁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安海滨介绍,这套系统设置在古城商户、民居、业态馆等处,可实时监测并反馈预警信息。在古城微型消防站,专门定制了一辆四轮消防巡逻车,配备灭火器、水泵、水带及执法记录仪、对讲机等专业设备,以保证能随时采取应急措施。

泰宁南谷巷38号民宿负责人说,此前,厨房的锅烧干了冒烟起火,独立感烟报警器报警的同时,平台也迅速发来指令,我们才能及时把火扑灭。南谷巷16栋民宿,由于蜡烛倾倒导致桌子起火,接收到指令后,员工迅速赶到现场及时处置。

搭建“防火墙”,不仅要依靠智能设施,同时也需改进完善机制。

去年8月,泰宁被省里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利用古城更新改造契机,泰宁县同步进行可燃物清理、电气线路保护和消防通道改造拓宽,加密消火栓布点,从而构建起“5分钟”古城消防救援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