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漳州观察 上一版   
下一篇

漳绣:十指春风 一绣千年

□本报记者 萧镇平 通讯员 刘钦赐 郑文典 文/图

王银粉正在刺绣。

陈钟辉在小学开设漳绣讲座。

陈钟辉在进行刺绣演示。

漳绣《白鹤松树》

漳绣《荷花》

秀女拈针锦线长,纤纤玉指领馨香。

刺绣,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漳州刺绣制品俗称漳绣,起源于唐代,与漳纱、漳绒同为漳州织造史上著名的三大工艺。漳绣在中国织造史上的地位仅次于苏绣、蜀绣、湘绣、粤绣四大名绣,现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曾经辉煌一时的漳绣也面临诸多困境,近年来,漳绣艺人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创新,复振品牌,让这项闽南特有的刺绣技艺焕发出新活力。

漳之刺绣 可追溯至唐代

说起漳绣的历史,今年65岁的陈钟辉感触颇深。出身漳绣世家的他是漳绣的第七代传承人,也是唯一的漳绣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漳绣最早可追溯至唐代。”陈钟辉说,1300多年前,唐总章二年(669年),陈元光随父陈政率军入闽平定“蛮獠啸乱”,建置漳州。治漳期间,他致力加强民族团结,积极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传播中原文化与技术,兴教办学,奖农助耕,惠工通商,深得群众爱戴,使闽粤间这块蛮荒之地走向长治久安和初步繁荣,因此被尊为“开漳圣王”。其中从中原带来的纺织技艺,慢慢形成富有漳州特色的漳缎、漳绒、漳绣,成为漳州织造史上的三大工艺。

到了明清时代,漳绣被列为朝廷贡品,辉煌一时。特别是随着交通日益发展和古月港海上贸易的开放,漳绣发展迅速,形成很大的生产规模,并且出口海外,当地史志记载:“漳之刺绣、纱绢尤为彼国所重”“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当时,漳州经营织绣行业的作坊多达几十家,大作坊的绣工可达上千名。

清朝时期,漳绣逐渐步入鼎盛时期,有“开芳号”“文彩号”绣铺,后有“漳彩”“潮记”“玉漳”“义兴龙”等,到上世纪初时,又有“丰华”“原通”“锦云”“原远”“达记”“锦祥”“锦兴”等20多家。陈钟辉的祖辈从明朝开始就经营漳绣,到了民国时,在漳厦两地就有6家绣铺,“锦华”“锦源”的字号蜚声闽南。

“漳绣底料用真丝织品,绣线用真丝线和银金线,针法多达几十种。其中最具闽南特色的就是空心打籽绣、垫凸金线绣、过桥绣、叠麟绣等,这些针法绣工精细,层次分明,立体感强,作品的浮雕效果极为明显。”陈钟辉说。

家学传承 各村皆有绝活

漳绣多以家学方式流传,散布在市郊众多村庄,特别是漳州“西门外”一带,以家庭为单位。

清末民初,漳绣发展枝繁叶茂,从事刺绣工艺多达数千人,绣工遍布西郊、北郊等的10多个村庄,一时间可以说是“户户有刺绣,家家有绣娘”,而且各个村庄形成各自的漳绣特色,甘棠村是垫凸金线绣,康山村是双面绣,上墩村是丝线绣,西洋坪是打只绣。

绣件先由绣铺请人画好人物、山水、飞禽、走兽等图案,然后分发到这些村庄加工,产品有桌巾、龙袍、枕套、帐眉、门帘等。这样的分工延续至今。

子承父业的陈钟辉年轻的时候,就常常骑着自行车代表刺绣厂到郊区各村派活,他把需要的花样画出来或者剪出来,再分发给村里的绣娘,他的足迹遍及南门外、西门外、北门外等众多村庄,其中就包括甘棠村(现已改为甘棠社区)。

甘棠社区位于芗城区芝山镇西南方向,北靠环城路,这几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城中村”。

“唰唰唰……”沿着甘棠社区的村道,随机走进一户村民家中,安静的院子内,剪刀剪线、针线穿过布面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80岁的郭阿婆和57岁的王亚萍婆媳俩正在飞针走线,绣制作品。

郭阿婆虽然80岁,略有耳背,但是身体硬朗,手脚灵活,穿针引线比年轻人还利索。只见她戴着老花镜,左手拿着绣绷圈,右手捏着细针线,熟练地将一颗颗小珠子串起,三两下便缝在了衣服的指定图案上。

“别看我婆婆年纪大,但身体很好,精神比我还足。”王亚萍笑着说,婆婆平时生活作息规律,每天清晨在村里散步回来,便拿出工具开始做手工活,往往一坐就是几小时,全程手不抖、下针稳,且从来不喊腰酸背疼。

“我家祖辈都会刺绣,我也是从小学刺绣,就是图个喜欢,一天不做手工活,心里就闷得慌。”郭阿婆说。

再行几步,只见60岁的童阿玉将刺绣架直接搬到门口,借助自然光线,两指拈起绣针,轻轻地在绣绷上一挑一捞,彩线如鱼跃蝶舞般起落,针针细密、线线柔顺,一朵莲花跃然于绣架上,栩栩如生。

“在以前,村里的女人们没有不会刺绣的,母亲教女儿,嫂子传姑子,祖祖辈辈,就靠着一双灵巧的双手,在绸缎、布帛上,绣龙绣凤、绣花绣鸟。”甘棠社区党支部书记郭少斌说,现在甘棠社区300多户人家,还有100户在做刺绣手艺,比起以前少多了。

创新作品 适应现代生活

在古代,刺绣既是一种实用的工艺品,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刺绣真正作为老百姓的日常用品已经少之又少,因此,漳绣面临着严重的传承危机。

“我发现很多年轻人已经不会刺绣这门技艺了,他们不愿意学,也很少有机会去深入了解这门技艺。”谈及漳绣的现状,陈钟辉神情凝重,“不能让漳绣这项非遗消亡掉!”

作为漳绣唯一的省级非遗传承人,陈钟辉一直致力于发扬和传承漳绣技艺,开设培训班、非遗进校园,复振漳绣技艺。在他的努力下,一些年轻后辈脱颖而出,先后有陈明、陈鹏、郭惠玲、王银粉、林雅娜等成为市级非遗传承人,其中陈鹏为陈钟辉的儿子,陈明为陈钟辉的侄子,而郭惠玲则来自“家家有绣娘”的甘棠。

这些市级非遗传承人不乏精品代表作,如郭惠玲的《鸳鸯戏水》《二十四孝百寿衣》等;陈鹏的《荷花》《麒麟八卦》《腾龙戏珠》等;陈明的《尪公披》《官风補》《雪衣》等;林雅娜的《美丽九龙江》《双锦红榴》;王银粉的《双雀》《红日初升》等。

十指春风,一绣千年。刺绣艺术日渐式微,刺绣产业也面临缺乏新鲜血液和市场沉淀的问题,陈钟辉经常思索着,如何才能实现传统刺绣与现代工艺的完美结合,促进传统刺绣艺术的创新性发展,以便适应社会的发展。

“传统的漳绣主要以龙凤、人物、动物、花卉为题材,其中龙凤是最主要的题材,而颜色以大红、大黄、金色为主。”陈钟辉说,这几年,大家开始尝试在颜色上进行创新,王银粉的《白鹤松树》颜色清新,陈鹏的《荷花》更是采用黑色系,巧妙融入水墨画呈现方式,好评不断。

传统的漳绣根据用途不同可分为三大类,一是传统民俗类用品,如尪袄、披风、凉伞、八仙彩、桌围等;二是生活类用品,如旗袍、床眉、被套、枕套、荷包等;三是欣赏摆放类用品,如屏风、双面绣、壁画等。

而今,现在除了第一类还有少许市场外,其他两类已鲜有市场了,刺绣艺人们正努力开拓新产品,如香囊、衣服、小配饰等。

“在材料上,不一定非以丝绸为底,可以绣在棉布上。”陈钟辉说,总之要不断推陈出新,采用新的原材料、新的思维、新的题材,使得传统技艺和现代元素碰撞出新的火花,诞生更多优秀的漳绣作品,创作出更符合时代主题的全新的漳绣作品,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和喜爱漳绣,让漳绣等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相融。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