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民生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情融冬至

海外华裔青少年在泉州搓汤圆、包饺子

记者 王敏霞 通讯员 陈秋婷 文/图

本报讯 (记者 王敏霞 通讯员 陈秋婷 文/图) 碾、压、揉、搓、包……一个个白白胖胖的汤圆和水饺在海外华裔青少年的手中成型,为寒冷的冬日带来欢乐与温情。

12月22日恰逢冬至节气,海外华裔青少年武术文化研学营在泉州南少林实验学校开展庆冬至活动,组织营员搓汤圆、包饺子,了解中华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氛围(下图)。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南方吃汤圆、北方吃饺子的习俗各不相同。为了让不同祖籍地的海外华裔青少年都能够感受到家乡的传统味道,活动现场提前准备好了糯米粉、饺子皮和黑芝麻、花生、猪肉等馅料,老师手把手教大家搓汤圆、包饺子,为大家讲解冬至的传统习俗。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样式各异的汤圆和饺子很快摆满了餐盘,不一会,热腾腾的汤圆和饺子就端上了餐桌,大伙迫不及待地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吃着亲手做的汤圆和饺子,海外华裔青少年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据了解,“探世遗泉州·品武术文化”2023年海外华裔青少年武术文化研学营于12月14日—23日举办,在为期10天的研学营中,营员学习了中华武术、书法,体验了散打、脸谱绘制等12门富有中华文化底蕴的课程。研学营接近尾声之际恰逢冬至,主办方借此机会组织海外华裔青少年动手制作中华传统美食,切实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

“我们来泉州体验了武术、汉服、书法和舞龙,还画了脸谱和用生蚝做了手工,参访了洛阳桥和好多博物馆。这次研学营我参加了很多以前没有参加过的活动,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经过这几天的学习和体验,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感和满足感。我最喜欢的是散打课,感觉非常有趣和实用。”阿联酋华裔营员毕琼月说,经过10天的研学,汉语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对中华文化的喜爱也更深了。

“来泉州的几天,让我更加了解了泉州的文化。这次研学活动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体验汉服,在课堂上我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晓的传统知识,我将把这次研学的经历与身边的家人朋友分享。”新加坡华裔营员李姗恬表示。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