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涵江区把民生实事作为调查研究的重点内容,以实地走访、日常谈话、会议座谈等方式掌握情况、摸清底数,聚焦群众所需所盼,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主题教育中持续提升百姓满意度获得感。
有“家”又有为
12月20日,涵江江口镇流入党员龙再文来到石东村党支部报到。此前,龙再文用手机点进“涵江先锋”公众号“流动党员直通车”界面,填写好自己的信息后,很快就有工作人员联系上他,帮助他融入“新家庭”。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涵江针对在外流动党员人数多、分布广、流动快的现状,通过探索数字赋能,打造“流动党员直通车”平台,依据工作内容和发展需求,引导流动党员在线扫码录入,把辖区内所有流动党员的信息进行更新,做到流出地方、工作单位、居住地点、联系方式“四个清”。在调取后台数据后,安排专人与流动党员点对点指导联系,做到底数清、去向明。截至目前,共摸排流动党员1300余名,508名流动党员已通过信息登记找到组织,并及时对接。
为了让流动党员有“家”更有为,涵江依托“流动党员直通车”,搭建双向互通平台,收集展示全区各村优势资源、需求信息等,并制作成图文专题,便于在外党员随时随地了解家乡政策、发展状况,及时对接意向项目;同时鼓励动员在外流动党员发挥人才、信息、资源等优势,反哺家乡,为家乡引智引资搭桥助力。
去年,莆田市委驻上海流动党工委副书记黄雄了解到新县镇张洋村生态人文资源禀赋丰富,于是回乡创业,在新县镇建设“稻药轮作”示范基地,有效盘活新县镇、庄边镇等乡镇闲置土地77.33公顷,让撂荒地变身“致富田”。
涵江区还不断做优服务,分类建立“报到直通车”“资源直通车”“意见信息直通车”“先锋直通车”,为有政策咨询需求、困难帮扶需要的流动党员提供帮扶。同时建立流动党员人才库,收集汇总有关信息、资源,形成台账,让流动党员“有事可为”。
托举“安居梦”
连日来,位于涵江区国欢镇的保利·堂悦小区C区,不少安置房业主正忙着装修。
“安置区都是以商品房标准建设的。”保利物业堂悦项目经理胡日成说。
从一纸蓝图到高楼林立,从建设施工到新居安家,房子承载着百姓安居之盼、乐业之需、舒适之愿。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涵江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办实事、解难题,全力推进安置房项目竣工回迁工作,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确保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12月20日,涵中片区改造林墩安置房建设项目现场,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
“我们倒排工期,加班加点抢进度,推动安置房建设按照时间节点圆满完成。”项目经理黄宗挺介绍,目前小区已初具雏形,工人还在同步进行主体建设和室内砌筑。
涵江区还在全市开发“安置房一张图”系统,实时掌握全区安置房房源动态,盘活安置房闲置资产。该区出台《涵江区安置房房源管理办法(试行)》,成立以区长为组长的安置房房源管理领导工作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强化对全区安置房资产的管理。对剩余的安置房房源采用异地安置和公开拍卖的方式进行处置,既有效盘活了闲置资产,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沉淀。今年以来,全区已统筹异地安置套房61套,“安置房一张图”系统中正在审批的房源有95套。
进入12月,涵江区全力打好回迁收官战。目前涵江全区安置房项目在建有16个,已实现竣工回迁20多万平方米,新开工约40万平方米,在建超100万平方米。
下足“细”功夫
近日,在涵港大道(梧萩段)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落地管网、路灯及路面交通标志标线等附属设施建设。
据悉,涵港大道(梧萩段)建设工程是2023年莆田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项目位于涵江区梧塘镇、萩芦镇境内,全长2.76公里,双向6车道,是莆田大学城内东西向主干道。
“群众的出行便利至关重要。”萩芦镇镇长余明锦介绍,把办公室搬到项目现场,就是让群众知悉项目进度,确保项目早建成、早见效。
近日,全长3.5公里的涵江区县道211大江线深固段养护提升工程完工,市民出行更加方便。
211大江线深固段是通往城区交通主干道,多年来,因车辆往来频繁,路面损坏严重。为改善城市环境、优化出行条件,涵江区交通运输局结合开展主题教育,发挥“路长制”功能,践行“低碳环保”绿色公路设计理念,对原水泥路面采用高模量超薄沥青罩面技术,进行沥青路面养护提升,既实现了快速高效施工,又显著改善路面平整度,增强抗滑能力,降低路面噪声,大幅提升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
桩桩民生项目在逐步落地。涵江新建成囊山、白塘湖等城市公园广场,累计新增园林绿化面积600多亩、口袋公园25个、道路绿化景观带30公里,让群众享受出门见绿、公园环绕、畅享鲜氧的健康生活;教育强区建设蹄疾步稳,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2万多个,让每个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共享优质均衡教育;全市首推“交房即交证”等便民政策,101项常办事项在社区邻里中心实现“就近办”……
如何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的成果?随着一个个顺民心、合民意的改造提升项目相继落地,涵江人民的笑容多了,心里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