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厦门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挖掘改革新动能 抢抓开放新机遇

——中国改革(2023)年会暨地方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层研讨会侧记

本报记者 廖丽萍

改革开放45年来,我们依靠什么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面对当前国内外复杂形势,如何挖掘改革新动能?作为新时代10年全面深化改革的优秀典型,厦门有哪些先进经验?

12月21日,中国改革(2023)年会暨地方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层研讨会在厦门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改革部门负责人和部分地方领导、改革专家围绕“改革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开展研讨,交流地方全面深化改革经验,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

新动能——

聚力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掀开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征程的新篇章。45年波澜壮阔的历程中,中国改革取得了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成就,但重点领域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会议当天,围绕当前国内外复杂形势下,如何挖掘改革新动能、“啃硬骨头”、闯难关,多位权威专家展开主题分享和交流探讨。

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看来,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出了“解题”答案:“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

“说到底,改革开放还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早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招’。”彭森说,必须用市场化改革的思路来破解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胆探索,守正创新,要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突出重点,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同时,要坚持重大改革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通过基层改革试验为面上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要求,归根结底仍然是坚持进一步的改革开放。”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原主席黄孟复认为,国内的改革开放变化在经济上的体现是出现了国有经济、外资和民营经济三支力量,国内现在一个重点就是要进一步发挥民营经济的“56789”作用,继续为我国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在主题演讲中指出,中国经济增长阶段性变化呈现新特征和新趋势,要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变革、城市转型、绿色转型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化改革,激活中国经济新动能,推动中国经济开启新一轮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高效益的增长周期。

具体而言,就是要围绕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构建新型竞争性市场结构,进一步放松产业的市场准入限制,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沿和共性技术研发,发展产业数字金融;促进城市功能升级,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推动能源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发展绿色金融。

新机遇——

扩大开放融入新发展格局

挖掘改革新动能的同时,与会嘉宾也积极呼吁通过深化改革,实现高水平开放,抢抓全球发展新机遇。

“第6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共有12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参展;聚焦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在北京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京举行……今年以来,一系列国际展会,进一步向世界表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但不会关闭,而且会越开越大。”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艾在主题分享中表示,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攻坚克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生机活力。

作为本次大会的举办地,厦门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45年历程的一个生动缩影,也是新时代10年全面深化改革中勇立潮头、勇毅前行的优秀典型。

在国企改革方面,厦门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把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作为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引领性重大工程来打造,多管齐下、系统施策,推动厦门国企的竞争力、影响力、引领力不断提升。2023年,厦门建发、国贸、象屿分别位列世界500强第69位、95位、142位。

牢记嘱托,厦门坚持以综合改革试点引领全面深化改革,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融合,更好为全国探索新路、为厦门赢得先机。当天,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的“厦门实践”课题研究成果在中国改革(2023)年会上发布。

“厦门具有改革开放的先发优势,港口航运的基础优势,供应链的产业优势以及要素汇聚的生态优势。”课题组专家、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所所长银温泉表示,近年来,厦门找准定位、发挥优势,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巩固提升外循环层级,努力增强内循环动力,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在厦门对接联通、相互促进,吸引资源要素在厦门汇聚整合、高效配置,取得了积极成效,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探索了厦门路径、贡献了厦门经验。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