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潮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强海御边 疆固邦宁

□刘益清

一湾浩瀚连海峡,潮声涨落通五洲。

平海湾,扼台湾海峡西岸之咽喉,历来为闽海军事要冲,兵家必争之地。

平海湾畔,朝阳山下,依斜坡而筑的平海卫城,曾挟大明朝早期“天子守国门”的雄风,威震东南,气吞海峡,成为捍卫国土的一个坚强门户。

自元代起,倭寇在我国东南沿海横行,不断窜犯劫掠。明建立后,太祖朱元璋非常重视海防。洪武二十年(1387年),派江夏侯周德兴入闽巡视。周德兴到莆田勘察地形,决定设置平海卫城、莆禧守备所、南日水寨。于是下令拆了镇海堤石,用来构筑平海卫城和莆禧所城。经军民共同努力,筑起了周长806.7丈、宽1.4丈、高2.4丈的平海卫城。卫城开设四个城门,分别为东门、西门、大南门和小南门,各建楼其上。城北因有朝阳山,地势险峻,故不置门。平海卫有驻军5000多名,莆禧守备所有驻军1200多名,隶属平海卫管辖。因明朝卫所驻军采用世兵制,年轻的世袭父辈入伍,年老的携家眷就地落户,造就了平海的百家姓。当地至今还流传着一句“福州大桥头,平海街坝头”,可见当时平海之繁华。

历史的风烟穿越600余年,平海卫城坚固的城墙、哨所、碉楼、垛口等军事设施,早已倾颓,淹没在苍烟荒草中,只剩下依稀的痕迹。但我们至今铭记,这个卫城曾经肩负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曾经给这片海上和这方陆上的人民带来安宁。其功已载入史册,已烙进后人心灵深处,其不屈之精神,已化为闽海人民深沉的基因。

平海卫的历史使命完成了,但平海湾畔,曾经和卫城一起经历御敌卫国的妈祖庙、城隍庙、师泉井、莆禧古城等,却保存下来,成为宝贵的文化遗存和历史文物。透过一砖一石、一梁一柱和展翅欲飞的檐角,我们的思绪仍能穿越时空,回到风烟与波涛激荡的沧桑岁月。

历史不可逆转,时光亦始终遵循她的轨迹,如流水缓缓前行,不留沙痕,不留遗憾。

回顾历史,就像回眸平海湾之浩渺烟波,总令人勾起一缕深沉的幽思。大明朝从1368年建立,至16世纪中叶,近200年间,虽然北有鞑靼、南有倭寇侵扰,但帝国上下,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正常生活、维护社会秩序的精气神,总体充沛,官民共同御敌的心在、劲在。所以,即便经历北边的土木堡之变,南边的数十年倭患,但大明朝仍渡过难关,越过历史的一道道坎,还完成郑和下西洋的壮举,经济与文化等继续繁荣。

明朝前期的繁荣稳定,不仅有赖于无数个卫所的坚强支撑和军事上的优秀表现,也离不开将帅兵民联手构筑的“精神长城”,这样的“精神长城”,因有文化和人心的坚强支撑,所以牢不可破。

风云万里,涛声如诉。伫立平海湾畔,聆听当地老人讲述几百年来的历史故事与神灵传奇,令人不禁心潮澎湃,不禁遥思古今,逸兴遄飞。

自古以来,东南沿海是大中国战略安全的屏障。海洋安则半壁江山安稳,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深刻认识到海防对明帝国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江夏侯周德兴奉命在沿海要塞营建了一系列的军事城堡,设立了卫所指挥机构,如福建沿海就有福宁卫、定海卫、平海卫、永宁卫、镇海卫等。后来有的卫所还兴办卫学,形成文武双修、军事与经济文化并重的沿海治理发展体系,为明代前200年的繁荣稳定打下坚实基础。但到明后期,武备松弛、城防失修、人心涣散、经济下滑,帝国江河日下,便在情理之中,概逃不出历史的规律。

近世以来,海洋探索、海洋交通、海洋开发与保护、海洋主权,是全球性的主题,也是中国一批又一批先进分子无法回避的历史性议题。海洋兴则国家兴,海洋强则民族强,海洋生机有希望,则未来可期。中国从明末以来,对海洋的认识从模糊不清、可有可无,到现今高度重视,把海洋当作构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地,已成为全国上下共识。逐梦海洋、经略海洋,相关各地需有紧迫感,需在国家统一规划的一盘棋引领下,瞄准各自站位,突出各自优势,形成各自发展特色,推动海洋强国加速崛起,让海洋助力发展、造福于民,成为实实在在的盛世之举,而不流于一句空话。

海洋乃蓝色国土,既要开发开放,以获得通商兴业之利,又要严密设防,以确保国家安全与发展安全。卫所之城防,在历史上发挥过巨大作用,如今,不管是已然坍塌,还是仍然巍巍屹立,其历史文物价值、文化作用,仍值得我们高度重视、高看一眼。——因为卫城,曾是我们不少人的心灵家园,曾有我们精神的根脉,保护它、修复它,不仅是对历史有个交代,更是对子孙后代负责任的文化传递传承,决不能让我们民族的精神纽带,在我们手中中断!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