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屏山时评

盘活挖潜银发经济

□包骞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4个方面26项举措。这是我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未来,国家将着力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涵盖国民经济众多领域,涉及相当长的产业链。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银发经济发展空间巨大。近年来,我省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激发银发经济活力,银发经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需求持续增长、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关键技术和产品创新速度不断加快。出台《福建省养老服务条例》、印发《福建省“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推动养老服务与医疗、教育、旅游等产业有效融合,积极创新“互联网+养老”“党建+养老”等养老服务新模式……一幅更美的“夕阳红”画卷正在福建徐徐铺展。把握时机,顺势而为,因地制宜盘活挖潜银发经济,不仅有利于增进老年人福祉,且能培育壮大经济新动能,更好实现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推动新福建建设。

盘活挖潜银发经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老年人经济需求和潜在购买能力将带动可观的市场消费,有望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下转第六版) (上接第一版)以旅游为例,数据显示,到“十四五”末,我国出游率较高、旅游消费较多的低龄健康老人将超过1亿人,老年旅游收入有望超过万亿元。为此,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老龄产业各类产品和服务的相关规范与标准,不断优化养老服务消费环境,加强适老化改造,促进养老、健康、体育、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盘活挖潜银发经济,引导与规范十分关键。当前,各类经营主体“千帆竞发”,竞逐适老化产品与服务产业。银发经济健康发展需要在加强引导与规范中前行,既避免一哄而上、“千人一面”,也不能任其野蛮生长,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比如,针对夸大功能的“保健器材”、价格虚高的“养生饮料”、低价劣质的“购物旅游团”等问题,亟待监管层面未雨绸缪,加强预防与整治,遏制滥打“适老牌”乱象发生。

发展银发经济,既利当前又惠长远。当前,最重要的是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合力,倡导积极老龄观、促进健康老龄化,加强统筹协调,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创新创造,鼓励和引导各类主体,齐心聚力激活银发经济的“一池春水”,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