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面对沿海与山区差异较大的经济社会空间结构,选择走区域协作、共同发展之路,是福建的必然选择。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深做实新时代山海协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不断丰富完善具有福建特色的山海协作模式。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合作是山海协作的重中之重,对于构建山区与沿海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格局,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福建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把山区的资源、劳动力、生态等优势,与沿海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结合起来,20多年来福建一直在推进山海协作。目前,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齐头并进,山区和沿海发挥各自优势互设32个产业园区,挂钩帮扶38个县,实施近千个区域协作项目,形成了城乡融合、陆海统筹、山海互济的发展新格局。
面对2030年实现要素资源利用更加合理高效、山海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均衡的目标,我省山海协作仍存在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一是“沿海链主+山区配套”空间链初具雏形,产业配套协作区域联动还需进一步提升。我省山海兼具,地区产业结构差异较大,开展跨地区产业协作存在堵点和断点,产业链纵向协作不紧密、产业链上下游自由延伸扩展难度大,旁侧产业和关联产业缺失,产业的区域配套能力和配套水平不高,尚未形成产业集聚、产业联动和产业协作效应。二是“研发在沿海+生产在山区”创新链逐渐形成,但是,山海产业创新发展共同体尚未成型。多数协作双方合作的领域集中在制造加工、生态旅游等方面,山海协作项目中拥有核心技术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知名龙头企业较少,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后发力量不足问题突出。第三,“红色文化、绿色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方兴未艾,其资源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福建山区的红色文化、绿色生态资源价值开发仍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价值实现模式单一、价值实现不充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价值等资源盘活模式仍需要重点突破。
沿海与山区在资源条件、产业结构、开发程度、市场开拓等方面存在诸多互补性,为山海协作、实现互利互赢提供了客观条件。要通过推动山海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对接、整合与提升,全方位推动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
要多措并举壮大山海协作产业链。深化山海协作结对帮扶,有效促进资源要素配置,打造优势互补的特色标志性产业链。首先,要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完善省内山海间公路、铁路网络,实施“邻县高速通”,打通跨区域“断头路”,统筹山海油气输送通道,打造“山海协同”零碳绿电配电网,加快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山海产业协作的基建短板。其次,要立足产业特点和资源禀赋,积极构建要素充分流动、产业梯次转移与经济多维合作模式,提档升级特色现代农业与食品加工、冶金、建材、文化等优势产业,依托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协作产业链,夯实闽东北、闽西南两个协同区发展基础。第三,通过构建山海“政府+链主企业+产业园”项目招引模式,以项目联推、产业联动、资源联享等方式,联合开展产需对接、产用结合和产业链上下游整合等对接活动,做大做强电子信息和数字产业、先进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现代纺织服装、现代物流、旅游等主导产业,提升山区“造血”能力。最后,强化沿海“资金+技术+管理”优势与山区“土地+劳动力+资源”优势有机结合,对产业上下游进行配链、补链、强链,带动产业链延链成群,完善“沿海链主+山区配套”空间链,加快培育山区县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与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建立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等山海“同链”产业联盟,增强产业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要围绕产业链培育协作创新链。深化山海协作创新链培育,引领乡村产业链发展,催生乡村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首先,通过共建异地产业园区,创新飞地经济模式。一方面,继续实施推动山区“产业飞地”全覆盖,实现跨域“牵手”、跨行“联姻”、跨界“抱团”,打造“飞地抱团”联合体;另一方面,加强政策引导,以“消薄飞地”“生态补偿飞地”等“反向飞地”形式,促进形成山海共享园区运营发展的长效机制。其次,通过整合跨山海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赋能产业共融共建。一方面,成立山海协作科技创新联盟,建立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聚焦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智慧农业等关键领域,实现片区间科技创新互动互补;另一方面,建立山海科研技术部门、高校和社会组织的沟通协作网络,通过创新推广“科技+项目”“科技+人才”“科技+服务”等合作模式,汇聚创新创业高地和产业孵化平台,实现科创要素与产业要素对接,破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最后,构建山海数智赋能驱动模式,为山区发展注入新动力。一方面,沿海地区要继续加大对山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筑牢山区产业数字发展的底座,打造“山区发展+数字化改革”新平台;另一方面,依托移动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加快山海协作应用场景建设,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管理、协作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数字资源精细化管理,实现山海“数字共富”。
要挖掘优势提升价值链。深化山海协作优势转化,提升山区产业附加值。首先,促进山区由生态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一方面,以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推进山区生物质能源、林草碳汇、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绿色富民产业快速发展,增强山区绿色生态产品的转化与供给能力;另一方面,健全森林、流域、耕地等领域生态保护补偿的山海合作机制,通过对口协作、产业转移、购买生态产品和服务等方式,促进受益地区与生态保护地区良性互动。其次,深挖红色资源富矿。“激活”“用活”当地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支持红址、红村、红企等“三红”主体发展,加强革命史实研究和革命文物价值挖掘,做大做强古田会议会址、长征出发地、中央苏区核心区等红色文化品牌,高水平打造红色旅游景点景区,推动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传统村落历史古迹等资源融合发展,助力文旅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最后,强化山海文旅资源整合力度。福建山海相连,地域文化丰富多元。一方面,要充分融入山区县生态资源和文化特色元素,合作开发跨区域“一程多站”精品旅游线路,联合开展专题宣传和市场推介;另一方面,通过职工疗养互送和青少年研学旅游合作等促进客源互送、联合拓展旅游市场、免费共享旅游景区等方式,促进山海优势资源互补,推动山海文旅产业协同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